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旧时茫蛮、苗等民族对其君长、酋长之称呼。亦称猛、莽。《蛮书》:“茫是其君之号”。《炎徼纪闻》:“苗人称其酋长曰茫”。《荆南苗俗记》:“茫,苗称酋长也”。现沧源佤族语言中仍称官为“”。

猜你喜欢

  • 阿拉木苏

    兽皮套裤。鄂伦春语音译,亦作“阿木苏”、“阿木西”。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族的传统下装。无裤裆,只有两条半截裤腿,不相连接。每条上下各缝有皮条,穿时,上端皮条系裤带上,下端皮

  • 察剌孩领忽

    古代蒙古部贵族首领。又译察剌哈宁昆、察剌合领昆。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次子。“察剌孩”为名,“领忽”为官职。是时,蒙古地临契丹,臣属于辽,被封为“令稳”(辽朝小部族下所设官职),蒙古语讹为

  • 居车儿

    即“伊陵尸逐就单于”(813页)。

  • 夺木奢

    又称“勐吴”。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由三四个个体农户或大家庭中的几个个体火塘集体耕种的土地。伙耕者多是兄弟、同族或姻亲,共同占有耕地,种籽按户平摊,共同劳动(开始各户劳力出多出少不计较,后来

  • 鄯州

    古州名。①古为西戎地。春秋及秦、汉为羌、胡所居。北魏孝昌二年(526),改鄯善镇置,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乐都县)。隋大业三年(607),改置西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鄯州。贞观十五年(641)

  • 傣勐

    傣语,意为“本地人”或“建寨最早的人”。解放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农奴中一个等级,约占傣族总农户的55%。原为傣族古老农村公社成员,后农村公社在封建化过程中遭到破坏,土地所有权被领主篡夺,

  • 布依文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通用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方案》(草案),1981年,依据布依语特点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字方案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现在正

  • 色埒河卫

    见“薛列河卫”(2543页)。

  • 里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为坊里制和社制的合称。 “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社制”指农村中专督农事的※“社”。参见“坊里制”(960页

  • 家曲

    土族传统歌曲。又称“宴席曲”,土族语称“十道主亦儿”。流行于青海互助、民和、大通等地。款待宾客或婚礼时演唱。大都一问一答,短小精悍。分赞歌,问答歌和婚礼歌。赞歌,系款待贵宾时,宾主之间以比喻、夸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