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八珍

蒙古八珍

蒙古族历史名肴。亦称“北八珍”。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9《续演雅发挥》所载八珍为“醍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醍醐为高级奶酥,由牛乳提炼而成;麆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由野生动物肉乳等制成;紫玉浆犹今之高级葡萄酒;玄玉浆即黑马湩(高级马奶酒)。是北方农牧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制的美味佳酿。古代蒙古高原水草丰美、森林繁茂,野生动物成群出没其间。游牧、狩猎民族以猎取野兽、飞禽充食,以烧烤烹煮等方式创造了多种美味食品,八珍为其上乘佳肴,多为贵族首领享受。元代由宫廷专职厨师※博尔赤制作。蒙古大汗每年六月三日举行“诈马宴”(亦称只孙宴),八月举行马奶子宴时,作为御用膳,并作为赏赐左右大臣、贵族的荣典。清代,蒙古王公用以进献外出围猎、巡视的清朝皇帝,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清朝皇帝也以此款待入觐或在京任职的蒙古王公、额驸、台吉、大喇嘛等,以示宠幸和笼络。近代,随着野生动物的减少,蒙古八珍已成为历史菜谱。

猜你喜欢

  • 斗橐驼

    匈奴人传统体育活动和娱乐形式。“橐驼”又写作、“橐佗”。《史记》索隐引韦昭语:“背肉似橐,故云橐”。即赛骆驼。匈奴人每逢盛会或祭祀时举办。《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

  • 忽思慧

    元朝名医。回回人。善长营养学。天历三年(1330),编成《饮膳正要》3卷,广泛辑录历代名医秘方、验方及蒙古地区的饮食疗法,如牧区的饮食马奶、牛骨髓等,汇饮食营养学和药物学知识为一体,是一部较完整的营养

  • 恩衮

    见“恩古特”(1896页)。

  • 宣慰司照磨

    官名。宣慰使属员。掌衙署钱谷出纳、营缮料理等事。元代置,秩正九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十五善射

    见“十五善射处”(10页)。

  • 马步

    辽代官名。亦名“麻普”。会同元年(938)十一月,辽太宗改置官制,始以县达剌干为“马步”,是为燕云十六州并入契丹后,辽统治者为笼络汉人,把契丹语官名“县达剌干”改称为汉语官名“马步”。为统领马、步兵的

  • 矣格

    宋末元初云南罗武部土官。彝族。为大理37部之一罗武部长、武定凤氏土官一世祖阿而(《明史·土司传》作阿历)之玄孙。世袭罗武部(居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长。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忽必烈以太弟征云

  • 耶律察八

    金代海陵王※完颜亮之昭嫒。契丹族。曾许嫁奚人萧堂古带。海陵王纳之,封昭嫒。时堂古带为护卫,恋旧情,使侍女习撚以软金鹌鹑袋暗赠,事觉,被海陵王于宝昌门楼手刃击杀,堕门下死。

  • 小百夷

    参见“百夷”(747页)。

  • 江孜炮台

    西藏古迹。在西藏江孜县城的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藏族人民为抵抗入侵亚东、江孜的英国侵略军,据此抗击,炮台前崖筑有豪沟等防御工事。同年七月,被英侵略军炮火毁坏,今只有遗迹,现为全国重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