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莫安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旧为猛密分地,后酋长稍强,擅而有之。万历(1573—1620)初,土酋思恨与陇川岳风同投缅国。及明军平麓川,思恨来归,立为蛮莫安抚司。万历二十二年(1594),遭缅兵袭击,安抚思化奔陇川,得巡抚陈用宾师援,败缅。二十九年(1601),又遭缅袭,安抚思正奔腾冲,为缅执杀,立其弟多罕为安抚。三十二年(1604),明师讨多罕,执之,复立思正弟罕忠为安抚,缅又立思线,罕忠不能支,奔干崖,安插于猛卯,蛮莫遂为缅所有。其地在腾冲蛮哈山下,南至孟密,西至孟养,今缅甸八莫附近一带。
明代傣族土司名。旧为猛密分地,后酋长稍强,擅而有之。万历(1573—1620)初,土酋思恨与陇川岳风同投缅国。及明军平麓川,思恨来归,立为蛮莫安抚司。万历二十二年(1594),遭缅兵袭击,安抚思化奔陇川,得巡抚陈用宾师援,败缅。二十九年(1601),又遭缅袭,安抚思正奔腾冲,为缅执杀,立其弟多罕为安抚。三十二年(1604),明师讨多罕,执之,复立思正弟罕忠为安抚,缅又立思线,罕忠不能支,奔干崖,安插于猛卯,蛮莫遂为缅所有。其地在腾冲蛮哈山下,南至孟密,西至孟养,今缅甸八莫附近一带。
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在今辽宁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邻接河北省。古为辽西郡地,隋、唐时奚、契丹杂居。元属大宁路。明初为营州卫地,后废入泰宁卫。清乾隆三年(1738)设塔子沟厅,厅南境为喀喇
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领主。亦称大委正、庄秃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远孙,※打来孙之子。早年随父徙幕东方,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残破泰宁、福余诸卫。部众3万余。万历七年(1579),随兄图们汗发难于辽左
?—约1224蒙古国大将。又译者别、只别、哲伯、遮别等。别速惕氏。原名只儿豁阿歹。初依附泰亦乌部。宋嘉泰二年(1202),“阔亦田之战”兵败,降铁木真(成吉思汗),以骁勇善射,赐名哲别(意“箭簇”)。
佤语音译,意为“老人”。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头人的泛称。又称“函永”(管理寨子的人)和“函痕”(能说会道善于办事的人)。通常是选举产生,由办事公道,能说会道的人充当。各个村寨头人视村寨的大小,多少不
见“阻午可汗”(1259页)。
明彝族土官名。元至元间(1264—1294)置芒部路,参用土官。明洪武十四年(1381),土官安兹归明。十六年,由云南所属划隶四川布政使司。是年,弟发绍赴京朝贡,授世袭土知府,后在京病卒,总兵官命己作
参见“巴勒”(406页)。
1672—173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叶赫。莽吉图之孙。初隶蒙古正蓝旗。康熙二十八年(1689),授理藩院笔帖式。历官内阁中书、理藩院员外郎。五十二年(1713),任右翼监督。世
即“巴儿忽”(407页)。
旧时德昂族祭祀活动之一。流行于云南保山潞江坝地区。民间以为蛇神能保佑耕畜,故每年夏历腊月二十日举行一次祭祀活动。通常选村中一株大树为“蛇神”,四周砌以围墙,平时不让人接近,并严禁砍伐,作为祭神之处。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