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裕固族

裕固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尧呼尔。唐时称河西回鹘,宋称黄头回纥、元明称撒里畏吾,撒里畏兀儿,清代称锡喇伟古尔,西喇古儿黄番等。1953年经本民族代表协商确定以与“尧呼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为族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等地。人口12297人(1990)。使用三种语言:自治县西部操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操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通用汉语、汉文。可溯源于公元7世纪时的回纥。唐武后时,部分回纥人迁到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一带游牧。开成五年(840),因天灾和黠戛斯入侵,漠北回鹘汗国崩溃,其中一支西迁河西走廊。于公元872年后,以甘州为中心建立甘州回鹘政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基本控制了河西地区。其首领仁美,仁裕等先后接受五代、宋朝的册封,同中原王朝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以朝贡、榷场与中原进行频繁贸易。11世纪初,被西夏攻灭,各部再次离散迁徙,其中一部退居沙州以南,今甘、青、新交界地区。史称黄头回纥,亦称沙州回鹘。13世纪初叶,蒙古国征服撒里畏吾等部,该地处在元朝统治之下。明在其地设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等卫管辖。15世纪中至16世纪初,各卫因遭吐鲁番察哈台后王侵扰,陆续迁入嘉峪关内肃州、甘州一带住牧。撒里畏兀儿随之东迁入关,定居于今分布地区。清康熙时,划为“七族”,分封部落头人统辖。国民党时期,受军阀马步芳统治。1936年曾掩护和支援工农红军。解放前肃南裕固族社会处于封建制发展阶段,保留有原始部落组织的痕迹,部落头目对部众拥有特权,国民党政府通过部落上层实行统治。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事狩猎,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信仰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但仍保留有被称作“汗点格尔”的原始崇拜和祭祖习俗。民间口头创作丰富。民歌独具一格,曲调朴实优美,节奏明快。广泛流传的叙事歌曲尤以《黄黛琛》、《萨娜玛珂》著称。妇女擅长编织和剌绣。住方型帐房,食酥油、糌粑,穿高领长袍,行一夫一妻制。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或天葬三种形式。解放后建立自治县。

猜你喜欢

  • 五两案

    见“朵颜卫”(840页)。

  • 顺圣元妃

    见“萧耨斤”(2000页)。

  • 乌林答石显

    辽末女真乌林答部首领。孩懒水(今牡丹汇支流海浪河)人。女真族。乌林答氏。金昭祖以条教约束诸部,拒不听命。及昭祖死,与完颜部窝忽窝攻夺灵柩以示强。景祖乌古迺为诸部长时,仍拒不服,攻之不克。遂以其阻绝海东

  • 石邃

    ?—337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主※石虎子。初随父事石勒,以骁勇著称。后赵太和元年(328),以左卫将军从石勒攻前赵主刘曜于洛阳,都督中军事,执曜。拜征东

  • 梁御

    ?—538北魏、西魏大臣。其先世安定人,乃属匈奴休屠之部落,原为拔列兰氏,孝文帝时改梁氏。后因官北边,遂家于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北魏扬武将军俟力提玄孙。初从尔朱天光西征,任宣威将军、都将。共平

  • 金万照

    1838—1877清末贵州农民起义首领、宗教学家。号盛斗,人称“金二阿訇”。祖籍云南澄江人。回族。幼习伊斯兰教经典,通晓阿拉伯文。曾游学甘肃,探索哲赫林耶教义,深研伊斯兰教哲学。返云南后,从事讲学,推

  • 勒克山卫

    见“立山卫”(621页)。

  • 耶律佛顶

    辽末降金将领。契丹族。天祚帝时,官永兴宫使。时辽王朝内外交困,东北女真迅速强大,深入辽地。天庆六年(1116),为抗御女真,受任监军,从都元帅耶律淳招募“怨军”,后怨军溃。继为显州路都统,在沈州(今辽

  • 答儿麻失里

    ①(?—1334)察合台汗国第十六代汗。一称答儿麻。孛儿只斤氏。※笃哇之子。元至顺二年(1331)袭汗位。以年迈,由子桑札儿摄政。在位期间,改变前任可汗定期前往汗国东部视事的旧例,长年滞居呼罗珊边境。

  • 天祚皇帝

    见“耶律延禧”(1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