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突厥汗国

西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始祖※室点密,为突厥汗国创建者伊利可汗※土门之弟,约北周天和二年(567),灭哒,自立为西面可汗,游牧于乌孙故地(今伊犁河流域),原为突厥汗国的一个分封国。隋开皇三年(583,一作二年),其子※达头可汗宣布独立,使突厥分裂为二部分。五年(585),东突厥沙钵略可汗臣于隋,达头遂称雄西域,但内哄不绝,诸部时起反抗。至达头孙※射匮可汗,于大业六年(610)遣使臣隋,请和亲。在隋支持下,击败政敌,统一诸部,成为西突厥唯一大可汗,建牙龟兹北之三弥山(南廷,冬都),玉门以西诸族国多役属之。唐武德三年(620,或作二年),其弟※统叶护可汗嗣位,移牙石国北之千泉,势盛。贞观二年(628),统叶护可汗为其伯父※莫贺咄所杀,莫贺咄自立为屈利俟毗可汗,部内不服,汗国分为二大政治势力,一为莫贺咄统治的东厢五咄陆部,一为统叶护子※肆叶护统治的西厢五弩失毕部。十二年(638,一作十一年),五弩失毕部首领欲谷设拥众自立为汗,称乙毗咄陆可汗,与肆叶护可汗之侄咥利失可汗并立,双方以伊列水(今伊犁河)为界,分成南庭与北庭。河之东属乙毗咄陆可汗,建牙镞曷山(今吉尔吉斯山),谓北庭,统天山以南高昌地区;河之西属咥利失可汗,建牙虽合水(即碎叶川,今楚河)北,谓南庭,龟兹、鄯善、且末、吐火罗、焉耆等,皆归其节制。南庭与唐保持和好关系。北庭恃势众与唐为敌。唐太宗扶持阿史那贺鲁,于二十三年(649),命为瑶池都督府都督,授左骁卫大将军。永徽二年(651),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于双河及千泉,统咄陆、弩失毕十姓,成为西突厥汗国统治者。并于同年起兵反唐。显庆二年(657),遭苏定方、阿史那弥射所率唐军夹击,贺鲁父子兵败被擒,西突厥汗国亡。唐以五咄陆部旧地,置昆陵都护府,任命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于五弩失毕部旧地,置濛池都护府,任命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

附:西突厥可汗世系

猜你喜欢

  • 海滨王

    金加给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封号。天会三年(辽保大五年,1125),金将完颜娄室追擒天祚帝于应州(今山西应县),辽亡。天祚帝被降封为海滨王。皇统元年(1141)又改封为豫王,五年,病死。参见“耶律延禧”(

  • 老的

    元朝宗王。又译老的罕。蒙古孛儿只斤氏。西平王※奥鲁赤孙,铁木儿不花子。武宗至大二年(1309),封云南王,代梁王松山出镇云南。四年,奉命与云南行省右丞阿忽台讨八百媳妇国及大小彻里。仁宗皇庆元年(131

  • 割路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公粮,但

  • 昌平志外志稿

    书名。清末回族人麻兆庆撰。共2册,不分卷,附补稿1卷。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兆庆(1835—1900),字余斋,昌平县贯市村(今属北京市)人。曾参与修《昌平州志》。本书乃就昌平州志之一些史实,逐

  • 乌格德勒库

    见“阿鲁台”(1217页)。

  • 真金

    1243—1286元朝皇太子。又译精吉木、珍戡。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和※察必皇后次子。少从师汉儒姚枢、窦默,习《孝经》。中统三年(1262),封燕王,守中书令,次年,兼判枢密院事,亲至中书省署

  • 书连

    即“暑涟”(2221页)。

  • 阿贵山洞壁题记

    契丹、汉、蒙、藏文墨书题记。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乌兰哈达乡四家子屯西北阿贵山腰距地面约40米处,洞宽6米,径深12米。洞内外壁上题记共21处,有4种文字,其中汉文最清晰,有“乾统七年(1107)五月”、

  • 虎狘阿里邻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景宗※彰愍宫。

  • 马万信

    ?—1867清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军首领。经名“牙库尔”。伊犁人。回族。同治三年(1864)九月,率领伊犁回、维吾尔等族人民起义反清。任回族“苏丹”(意为“王”)。曾与维吾尔“苏丹”肖开特共商,通过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