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观音堂

观音堂

契丹时期佛教建筑。座落在今山西大同西郊佛字湾(崖上刻有2米见方“佛”字)附近。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后经多次重修。现有前后两院。院前有琉璃照壁,上为3条彩龙腾飞,优美华丽。前院置钟、鼓楼,正面观音殿,内有高5米多观音菩萨立像,彩饰贴金,端庄秀丽;两侧分立胁侍菩萨4尊,容貌丰满,衣纹流畅;前神台上有一观音座像,侧有6尊雕像;还有10尊护法天神,手持法器,威武雄壮。除观音为泥塑外,余像皆为石雕,均为辽代遗物,十分珍贵。此殿后为三真殿,塑佛、道、儒三真人像。东侧山神殿,内有壁画“降服妖魔图”;西侧河神殿,有壁画“河神治水图”。皆为宝贵文物。关于建堂缘由,当地流传一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常有人在此丧生,原为一蛤蟆精作怪。一日,老和尚过此,合掌吹气,哈蟆降伏,化为乌有,和尚遂现原形,化成观音飘然而去。为纪念观音为民除害,于此建堂。

猜你喜欢

  • 鸭子河

    辽金时期河流名。辽时属上京道。为今吉林省北月亮泡以东、黑龙江省肇源县以西的一段嫩江(一说为今第二松花江下游一段)。其地:“是雁鸭生育之处。”(宋曾公亮《北蕃地里》)为契丹皇帝春猎之地,《辽史》不乏赴该

  • 杨白华

    ?—551或552南北朝时期梁朝官员。又作杨华。仇池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曾孙,北魏荆州刺史※杨大眼子。《梁书》称其“少有勇力,容貌雄伟”。因魏胡太后(卒于528年)逼通之,惧祸及身,率部奔梁。胡

  • 伏俟城

    古城名。吐谷浑王国都城。“伏俟”,吐谷浑语,意为“王者”,即“王者之城”。故址在今青海共和县铁卜卡古城,位于布哈(喀)河河口附近,南依石乃亥北山,北临切吉河。梁大同六年(540),吐谷浑夸吕可汗营建宫

  • 洛纳山口

    为清代西藏与哲孟雄(锡金)分界处。又作罗那克山。乾隆时设有鄂博。

  • 布尔哈图卫

    见“卜忽秃卫”(20页)。

  • 库伦伯勒齐尔会盟

    清政府为调解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内讧举行的一次会盟。康熙元年(1662),札萨克图汗旺舒克被同部台吉额璘沁袭杀后,属众溃散,多往依土谢图汗部。二十三年(1684),札萨克图汗成衮屡索取不

  • 亲军

    清代亲近皇帝的卫军、禁兵。嘉庆《清会典事例》卷871载:“亲军,系龙骧宿卫”。龙骧,当指天子之下矫健之兵,如龙之腾骧;宿卫,指其职责,宿卫殿廷。其制,于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满洲、蒙古内,每佐领选

  • 多尔济达尔汉

    ?—1660清初大臣。居翁牛特。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与德参济旺等降后金,隶蒙古镶黄旗。崇德元年

  • 阁罗凤

    约712—778或779唐代南诏第五世王。又作阁逻凤、觉乐凤。乌蛮,姓蒙氏。※皮逻阁子。开元二十六年(738),受唐封右领军卫大将军,兼阳瓜州刺史。二十九年(741),加左领军卫大将军。天宝二年(74

  • 把台

    ?—1454明朝将领。亦译称巴尔台,汉名蒋信。蒙古族。忠勇王※也先土干(金忠)甥。永乐二十一年(1423),助也先土干投明朝,授都督佥事。宣德二年(1427),赐姓名。正统(1436—1449)时,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