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贺拔焉过儿

贺拔焉过儿

见“贺拔仁”(1777页)。

猜你喜欢

  • 渔箔

    京族渔民的主要捕鱼工具。流行于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巫头岛一带。传说200年前就已使用。用木条和细竹蔑在浅海滩上围插而成。结构分头、身、尾三部分,形状似龙虾,头大,身细长、尾圆小。头部宽大,伸向海岸

  • 黑纛

    成吉思汗的镇远黑纛。亦称四斿神矛。传说是从天而降,木华黎建议供奉,出征时高举,作为战神化身和克敌致胜精神力量的象征。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供奉者像一柄作战用的矛头,长约尺许,一尖两刃,里厚外薄,其下有孔,

  • 回回文字

    参见“亦思替非文字”(875页)。

  • 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书。西晋陈寿(233—297)撰。65卷。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官观阁令、晋平令、著作郎。是书主要记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间魏、蜀、吴三国史

  • 千惜毕切好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米卦。“贝马”(巫师)为人求鬼问病所卜,卜时装一碗米,上放一鸡蛋、一块姜、一块盐巴。用手抓几粒米投入碗中,米如分开则凶,连在一起为吉。进而问何鬼主病,则呼叫一个

  • 巴尔达奇

    见“巴尔达齐”(414页)。

  • 恭顺皇帝

    见“耶律李胡”(1312页)。

  • 双城总管府

    元政区名。蒙古汗国宪宗八年(1258)设。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城(即高丽和州)。蒙古兵进入朝鲜半岛后,高丽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青,于是年以和州及其以北地附蒙古,蒙古乃置该府于和州统辖其民。元至正

  • 鄂伦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通古斯语支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支之一。早期的分类法,只包括中国境内的鄂温克语(旧称索伦语)、鄂伦春语、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较新的分类法,在本语支内再划分两个次语支。西伯利亚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