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右地代
十六国时期夏国宗室、大臣。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长兄。因先祖尚汉宗室女,故初随父祖以刘为姓。龙升元年(407),赫连勃勃称天子,建国,受封丞相、代公。三年,夏败后秦姚兴军,取黄石固、我罗城,徙7千余户于大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受命以幽州牧镇守之。凤翔元年(413),合族改姓赫连氏。
十六国时期夏国宗室、大臣。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长兄。因先祖尚汉宗室女,故初随父祖以刘为姓。龙升元年(407),赫连勃勃称天子,建国,受封丞相、代公。三年,夏败后秦姚兴军,取黄石固、我罗城,徙7千余户于大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受命以幽州牧镇守之。凤翔元年(413),合族改姓赫连氏。
?—1232金大臣。女真族。粘葛(即粘割)氏。天兴元年(1232),为同知开封府事,五月,擢为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县)防御使。时蒙古军已入河南,道路不通,孤骑由间道往任。到任,择官吏,完城郭,立庐舍,实
书名。清钱大昕撰。4卷。分经、史、子、集4部,每部各为1卷,内再分子目若干。是作者鉴于《元史》不列艺文志一门,参照前史体例,取元人学者文士著述,录其都目,以补《元史》所未备之作。举凡元人著作之可传者,
见“鬼方”(1703页)。
内蒙古佛教寺庙。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洮儿河东岸。清乾隆(1736—1795)初年,札萨克图旗台吉徐特纳克出资建造。原名“莲花图庙”。乾隆十三年(1748),赐名“梵通寺”。经乾隆、嘉庆(1796—
? —386代国宗室。鲜卑拓跋氏。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少子,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叔。建国三十九年(376),父败亡后,以年长,为前秦将苻洛逼徙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受苻坚礼遇,入太学读书。后为避
见“耶律淳”(1304页)。
即“蛮书”(2272页)。
见“东科尔”(512页)。
?—12537全名鲁克那丁·火者·木八剌。西辽人。为起儿漫首任忽都鲁汗※八刺黑子。后随父投蒙古。1235年奉父命觐蒙古国汗窝阔台汗,途中闻父卒,由堂兄忽都不丁袭位,及见窝阔台,受赐起儿漫地,受诏承父号
①解放前新疆南部农村基层组织的头人(一作庄园总管)。有的地方也称为“泰维西”。维吾尔语意为“耆老”之意。有县、区、乡、村等不同等级。乡级以上的一般都为地主阶级把持,村级的一般是小地主或其仆从。他们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