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坛
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正炖子(一说为侄)。咸丰二年(1852)父卒,于次年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管土司事务。同治元年(1862),奉命率本部兵守狄道州城,抵御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军。受朝廷赐花翎顶戴,土司事务由其兄养心(疑非嫡出)代理。二年,赴洮州(今甘肃临谭)卓尼征调铁布(迭部)藏族首领之军前往狄道协行。及狄道州城为义军占领,家藏乾隆以来所领敕书号纸均被烧毁。四年,义军围攻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坛率亲兵赴兰州请发援兵解巩昌之围,途至董家堡,中义军埋伏身亡。无嗣,以赵养心子赵元铭为养子。
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正炖子(一说为侄)。咸丰二年(1852)父卒,于次年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管土司事务。同治元年(1862),奉命率本部兵守狄道州城,抵御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军。受朝廷赐花翎顶戴,土司事务由其兄养心(疑非嫡出)代理。二年,赴洮州(今甘肃临谭)卓尼征调铁布(迭部)藏族首领之军前往狄道协行。及狄道州城为义军占领,家藏乾隆以来所领敕书号纸均被烧毁。四年,义军围攻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坛率亲兵赴兰州请发援兵解巩昌之围,途至董家堡,中义军埋伏身亡。无嗣,以赵养心子赵元铭为养子。
也称区田法。即把物种在带状低畦或方形浅穴小区内的一种耕作法。此法早在战国时就出现,汉时有所发展。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境内干旱,教百姓区种之法,以蓄水保墒,并在区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适
亦作“佛六兰”、“佛力兰”,即“弗力兰”(670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十五年(1417)设置之亦东河卫均称作伊屯河卫。
烤鱼。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赫哲族地区。为旧时赫哲人保存鱼肉的方法之一。制法:搭好烤架,将洗净的鱼切成块或肉条、鱼披子放在架上,加火熏烤,干、熟后即成,然后储存备食。吃时,炒、炖、煎皆可,也可用
春秋时众狄之一部。亦作骊土之翟。分布于今山西晋城县南。丽土指骊戎故地。骊戎原居于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后迁至今山西晋城县南。晋献公五年(前672),晋灭骊戎,众狄入居骊戎故地,故称。周襄王十六年(晋
参见“科布多”(1674页)。
?—1252蒙古国王妃。又译唆鲁禾帖尼、莎儿合黑塔泥别吉,后世尊称为别吉太后。“别吉”为部落首领之女的称号,有“公主”之意。克烈部※札合敢不之女。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败亡后,赐给※拖雷为妻,
即“郅支单于”(1379页)。
见“外差”(575页)。
1606—1642明末卫藏地方政权藏巴汗。藏族。※彭措南杰之子。天启元年(1621,一说泰昌元年,1620),父卒,嗣为第巴藏巴(即藏巴汗)。联合青海蒙古却图汗及康区白利土司屯月多吉共同反对格鲁派(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