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辅教王

辅教王

明朝授予乌思藏思达藏地方(今西藏吉隆一带)政教首领的封号。成祖初,明廷命僧人智光赍诏入藏宣谕当地首领,并赐以银币。永乐十一年(1413),封其僧人南渴烈思巴为辅教王,赐诰命,彩币。南渴烈思巴属萨迦派,为萨迦都却喇让一支之后裔。元至正十四年(1354)帕木竹巴绛曲坚赞占萨迦寺后,此支势力在元末明初即以达仓为基地,保存萨迦派部分实力,深受当地各教派及百姓的敬重。明朝中官杨三保、侯显进藏时,给其封赐如诸法王例。景泰七年(1456),遣喇嘛沙加星吉入朝进贡,以已年迈,请允准王子喃葛坚灿巴藏卜代行职事,代宗从之,封辅教王,赐诰敕、金印、彩币、袈裟、法器等。天顺元年(1457),明廷以灌顶国师葛藏、右觉义桑加巴充正、副使,进藏,册封喃葛坚灿巴藏卜承袭辅教王,赐彩币、宝石、伞幢等物,并命其王自是护送过往使臣,勿致属下生事沮滞。成化五年(1469)正月,喃葛坚灿巴藏卜卒,命其子南葛扎失坚参叭藏卜承袭王爵。此后,其王始终与明朝保持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 衣杜

    旧时纳西族社会的基层组织。纳西语音译。意为“住宅”,引伸为“亲族”之意。流行于云南永宁纳西族地区。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结成的※斯日(女儿氏族)。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长,分裂为若干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衣社

  • 多罗郡王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三等之称。多罗,沿用满语,郡王,沿袭古代皇族封王之名,两合而定此名。册封郡王,授镀金银册,以为延后。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10爵,定郡王一子

  • 钦定西域同文志

    书名。简称《西域同文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傅恒等奉敕撰。全书24卷。分天山北路地名、天山南路地名、天山南北路山名、天山北路水名、天山南路水名、天山北路准噶尔部人名、天山南路回部人名、青海属地名

  • 焉耆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喀喇沙尔直隶厅改置。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辖新平(今尉犁)、轮台、婼羌(今若羌)3县。管领村庄130处、28驿站、8卡伦及南路旧土尔扈特、珠勒都斯中路和硕

  • 蒙古札记

    书名。近人王国维著。不分卷。作者素以研究蒙元史事独具卓识创见闻名,校读史料常发有前人未发之覆。曾在《元朝秘史》中加有不少眉批,亦曾于披览《西使记》时撰有札记。此书即是选《元朝秘史》眉批之可存者6则,合

  • 吴凌云

    ?—1863清咸丰朝广西壮族反清首领。又名元清,绰号长腰四。广西新宁州(今扶绥县)渠卢村人。咸丰元年(1851),曾被指控“代贼销赃”被捕入狱。未几,越狱逃脱,潜回渠卢村,组织“全胜堂”,竖旗聚众,武

  • 木兴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三月,暖暖河等处女真野人首领普速等12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兀鲁罕河等8卫同时设立,辖今黑龙江省蚂蚁河流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也称作穆霞河卫。

  • 毕力术江卫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土司名。“毕力术江”一作“必立出江”。宣德九年(1434)四月置。治所在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境。时明赴乌思藏的使臣常经过该地,其头目管着儿监藏等迎送有礼,且遣人来朝入贡,宣宗嘉之,遂立卫给以印

  • 潘州

    渤海王国置。《辽史·地理志》作沈州。为定理府所辖2州之一。领沈水、安定、保山、能利4县。州治故址无考。辽灭渤海后废,其民被迁居辽沈州(州治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区)。

  • 可可贝勒旗

    见“和硕特西后旗”(14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