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2—?清代德尔格忒土司。又名罗追彭措,俗称甲格马。藏族。丹策多吉泽仁南结土司子。咸丰二年(1852),继土司位,后封为宣慰使。同治元年(1862),瞻对首领工布朗结占领其地,夺土司权,与母被囚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后秦鸠摩罗什译本。西夏文译者佚名。一为木刻梵夹本,存卷3。卷首有元代皇帝印经祝赞。现藏北京图书馆。一为泥金写经,绀纸金书,存6卷,前有道宣述弘传序,藏法国巴黎图书馆。一为木刻本,有西
辽代回霸女真诸部之一。因居辽黄龙府境内而得名。分布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带。辽道宗大康八年(1082)三月,其部长术乃率部民附辽。辽在其地设黄龙府女直部大王府,予其首领大王官号及印绶,使管理其民。金初,被
苗族祭祖盛典。俗称“吃牯脏”。苗族认为祖先的灵魂居住在木鼓里,故以木雕男女像,象征始祖。木鼓用楠木制成,长2米,直径40公分左右。平日放在一个鲜为人知的石窟中。祭典每隔3至13年(或7、9等奇数)举行
古地名。高句骊筑。故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40里苏子河北岸木奇镇;有说在吉林省伊通县境;或说在朝鲜价川县境。高句骊的军事重镇。乾封三年(668),李绩部将薛仁贵拔木底等三城后,引兵略地与李绩会师,
古百越地名。汉置县,三国因之,晋改增翊县。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为壮族聚居区。
藏语音译,即“喇嘛差”。是寺院领主对农牧民的剥削形式之一。旧时西藏地区寺院头人经常以勒派方式,让一些贫苦农牧民子弟到寺庙来,名义上是当喇嘛,实际是在寺院中当差服役,※差巴有3子者,2子去支差,※堆穷(
清帝于庆日、节日举行的敬老宴会。康熙五十二年(1713)春,以圣祖玄烨六旬“万寿”为由,于畅春园宴各省现任、致仕的汉大臣、官员及士庶之年近古稀以上者,年在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
1900—1947革命活动家。内蒙古察哈尔正红旗人。蒙古族。早期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1929年回国,在内蒙古察哈尔、伊克昭盟一带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0年3月17日在乌审旗
见“秃里”(10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