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郎君行记

郎君行记

金代契丹小字、汉字合璧碑刻。全称“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王圭、黄应期撰。刻于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十一月四日。碑文刻在陕西省乾县乾陵乡武则天陵前著名的无字碑上。刻文在碑的正中部分,四周环刻花纹图案,框出一长方形,长142厘米,宽94厘米。上部为碑额,汉字篆书3行12字“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额下右部刻契丹小字5行97字,左部稍下刻汉字6行104字,文尾另注“右译前言”4字,明确指出契汉两种文字对译。文叙金太宗弟(钱大昕考证为撒离喝)游猎乾陵并重修陵上建筑事。在现存的契丹文字资料中,唯此碑与《※许王墓志》盖上6字为契、汉对译,故学者释读契丹字多从此碑入手,可见其珍贵。碑文最早著录于明代赵崡《石墨镌华》一书,清代金石著作论及此碑者更多,皆云“一字不能辨”,又因其刻于金代而误认为女真字,由是可知,明清以降,世人已不识契丹字,直至本世纪30年代辽庆陵契丹字帝后哀册出土,人们方悟碑上所刻是契丹字,从此研究者甚夥,迄今为止,此碑所得以解读的契丹字最多,然仍未获通解。

猜你喜欢

  • 霍卓尔巴尔肯

    祖神。又作斡卓尔巴尔汗。达斡尔语音译,“霍卓尔”,意为根子,此指祖先;“巴尔肯”意为“神”。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过去该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霍卓尔”,也有同一村屯的几个氏族共

  • 者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扎哈卫,并说清代有扎哈河,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715里。

  • 皋兰州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州。位于今土拉河中游。以浑部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浑部首领阿贪支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刺史。隶燕然都护府。

  • 怀宁顺化可汗

    见“夜落隔归化”(1497页)。

  • 右部哈萨克

    哈萨克族三部之一。又称乌拉玉兹、乌拉玉斯(大玉兹)、大帐。 “大帐”或“大玉兹”,实际上势力较其余二部为弱。形成于哈萨克汗国时代。牧地主要分布于吹河、塔拉斯河流域及巴尔喀什湖南岸之七河地区。分辖乌孙、

  • 朱驹波

    西域古国名。见《魏书·西域传》。又作朱居、朱俱波、悉居半。《魏书·世宗纪》作朱居槃。《大唐西域记》作斫句迦。《新唐书·西域传》:亦名朱俱槃,由汉子合国合并西夜、蒲犁、依耐、得若等国而成。北魏时西游旅行

  • 兀鲁兀惕

    即“兀鲁兀”(109页)。

  • 察哈尔佃齐一世

    1579—1671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初至呼和浩特,在城西北山洞坐禅修行。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主持兴建庆缘寺。清太宗时(1626—1643)赴京朝觐,献40两重的曼多罗及经典、马匹等贡品。

  • 末只

    见“耶律抹只”(1314页)。

  • 白马氐

    氐族的一支。一说以白马水(今甘肃文县一带)而得名。与羌等杂居。又称武都氐、白马、白氐、故氐。秦汉时活动于西汉水流域,即今四川北部、甘肃东南部。主要从事农业,产名马、牛、羊、漆、蜂蜜等。其首领自称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