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部落

部落

原始社会由若干氏族或二个以上胞族组成的社会组织。有的由几个具有血缘关系的新老氏族结合而成,有的是几个保持通婚关系之毗邻氏族的联合。血缘系谱已不是组成部落的必要条件。对其形成有3种不同看法:出现于氏族之前;与氏族同时;在氏族之后。国内以后两种观点为主。部落有专门名称,一定的地域疆界,统一的语言或方言,特定的经济、宗教、文化活动,以及酋长、军事首领、祭司和部落议事会。为对付其他部落的征伐或图谋向外扩张,具有共同语言、血缘、或姻缘关系的部落,往往在相互需要的前提下,结合成部落联盟组织。按社会发展阶段,通常有母系部落和父系部落之分;按主要经济形态则称之为采集狩猎部落、游牧部落、农业部落等。部落组织前期,保留着较多民主气氛。酋长等头人由部众民主选举产生,不称职者可以撤换。随着私有制经济成分增长,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军事民主制向酋长专权倾斜,酋长本人及其显贵家庭逐步主宰着部落事务和议事会的人选,最终把酋长职位变为世袭。历史上轩辕部落包括青云氏、缙云氏、白云氏、黑云氏和黄云氏五个氏族;庖牺氏部落有飞龙氏等11个以龙为图腾的氏族。姜寨文化遗址系一个完整的部落村庄。春秋时期的濮人尚是一些分散的小部落。在当代少数民族中,还保留着属于次生或变异形态的部落组织。如高山族中的曹人,基本为狩猎部落;高山族鲁凯人,在封建领主制下保留着农业部落躯壳;哈萨克和柯尔克孜族,在游牧社会中残存着部落组织;西盟佤族和珞巴族则是在家长奴隶制下存在着部落制残余。

猜你喜欢

  • 王承美

    ?—1012宋朝边将,丰州党项族藏才部首领。父事契丹。宋开宝二年(969)随父归附宋朝,授丰州牙内指挥使。四年,父卒,改天德军蕃汉都指挥使,知州事。五年(972),移丰州刺史。太平兴国七年(982),

  • 劳役寨

    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制下农奴为领主承担非农业性专业劳役的村寨。多属滚很召(意为“官家的人”)等级村寨,也有傣勐(意为“本地人”)等级的村寨。他们领种份地后,除为领主代耕土地或交纳官租(实物地租)

  • 撒班节

    新疆塔塔尔族传统节日。“撒班”,塔塔尔语,意谓“犁铧”。故又称“犁头节”。有迎接春耕之意。一般多选择于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聚会,开展赛马、摔跤、拔河、歌舞等多种娱乐活动。为“肉孜节”和“库尔班节”以外的

  • 杉木洞起义

    1938年四川凉山会理县杉本洞彝族人民的反奴隶主斗争。由于当地诺伙奴隶主阿俄家、尔恩家残酷压迫、剥削和屠杀彝族属民和奴隶,涅额家※曲诺联合※阿加奴隶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在涅额依哈(汉名吴德才)、且萨里

  • 田景贤

    宋末元初思州领主。又作田师贤。思州(今贵州务川一带)人。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史称“思州田氏”。宋德祐元年(1275)四月,加知思州并复州团练使。九月,升福州观察使。十二月,元世祖封其为思州安抚使

  • 阿若干氏

    见“阿伏干氏”(1222页)。

  • 斛律氏

    高车(敕勒)六种之一。又称斛律部。原居于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北魏天兴五年(402),首领※倍侯利乘柔然社仑可汗为北魏所败,进入高车之机,举兵掩击,大败柔然军。后恃胜不备,为社仑所败,斛律部众得脱

  • 窦威

    唐初大臣。字文蔚。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先避难代地,赐姓纥豆陵氏。隋太傅※窦炽子,唐太穆皇后从父。喜文史,贯览群书,诸兄谓之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

  • 阿卜达什

    ? —1761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姓伊克明安。初游牧于准噶尔,称克尔努特台吉。以达瓦齐篡乱,谋内附。乾隆十九年(1754),随阿睦尔撒纳投清,中道为噶勒杂特宰桑哈萨克锡喇部属俘执,留驻扎哈沁。寻为

  • 列德

    ①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都落对氏族首领的俗称。亦作聂德布。珞巴语音译,意为“长者”、“有权威”、“主人”等。一般自然形成。由有德才、办事公正、能言善辩、富有生产经验并有威望的人充任。负责处理氏族或村寨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