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虏
十六国南北朝时西北诸族对※吐谷浑之蔑称。见“阿柴虏”(1215页)。
十六国南北朝时西北诸族对※吐谷浑之蔑称。见“阿柴虏”(1215页)。
即“皮逻阁”(671页)。
见“石重贵”(452页)。
见“犁汗王”(2072页)。
见“李嗣源”(1043页)。
1876—1917辛亥革命时期苗族反清首领。号笏山。湖南凤凰县沱江镇人。苗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渡日本留学,肄业宏文学校师范科。为同盟会会员。三十一年(1905)底,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
明代蒙古法典。亦译作《阿勒坦汗法典》。东蒙古※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阿勒坦汗)主持制定。据法典前言推测,约颁布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之后、俺答汗去世之前的万历九年(1581)。法典正文则制
549—610北周、隋大臣。字仲光。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北魏冀州刺史长孙裕孙,平原侯长孙兕子。颇涉群书,兼长武艺。建德元年(572),为通道馆学士。二年,授雍州仓城令,转盩厔令、崤郡守,
西夏官制职司序列第四等级。包括行宫司、荐人司、南院行宫三司、马院司、西院经治司、沙州经治司、定远县、怀远县、临河县、保静县、灵武郡、甘州城司、永昌城、开边城、三处工院(北院、南院、肃州)、边中转运司(
?—809渤海国第六世王。一作大嵩邻。文王※大钦茂孙(一作少子)。唐贞元十年(794)冬,成王大华屿死,继位,次年,改元正历。受唐封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因唐已于宝应元年进封其祖父大钦茂
两晋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鹿结领部而得名。原居于高平川(今宁夏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有众7万余落。西晋泰始(265—274)初,与鲜卑乞伏部乞伏祐邻迭相攻击,鹿结败,南奔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