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县
清地名。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今铁岭市。辖域东西190里,南北90里。东至清原城,西抵锦州府广宁县(今辽宁省北镇),南临承德县(今沈阳市),北接开原县。辽置银州富国军,领延津、新兴、永平3县。金改新兴县,属永平府。元废县隶咸平(即今城北平顶堡)。明改铁岭卫,领中、左、右3千户所,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天命四年(1619),被后金军克取。康熙三年置县,隶奉天府。为八旗驻防地。清末民初,治内有汉、满、蒙、回、锡伯、朝鲜等族居住。
清地名。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今铁岭市。辖域东西190里,南北90里。东至清原城,西抵锦州府广宁县(今辽宁省北镇),南临承德县(今沈阳市),北接开原县。辽置银州富国军,领延津、新兴、永平3县。金改新兴县,属永平府。元废县隶咸平(即今城北平顶堡)。明改铁岭卫,领中、左、右3千户所,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天命四年(1619),被后金军克取。康熙三年置县,隶奉天府。为八旗驻防地。清末民初,治内有汉、满、蒙、回、锡伯、朝鲜等族居住。
旧时基诺族村社的长老之一。基诺族音译。被视为“寨母”,与另一名长老※“卓巴” (寨父)共同管理村社。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特克什乌苏接本部中左旗界,西至鄂尔和山接本部中末旗界,南至多木达哲尔克特山接达里冈爱牧场界,北至库登图山接车臣汗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雍正十三年(1735)
?—645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又称李思摩、思摩。阿史那氏。咄六设之子,※启民可汗染干从弟。唐朝扶立之东突厥可汗,称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隋开皇(581—600)末,启民可汗附隋南下后,被碛北诸部奉为可汗
明朝与北元主力的一次战争。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惠宗(顺帝)※妥贴睦尔自大都(今北京)退居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故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率10万蒙古军活动于山
见“撒儿忽卫”(2494页)。
西夏惠宗李秉常年号。1085—1086年,凡2年。
明清甘肃卓尼地区藏族土司。位于洮河和白龙江上游地带。以卓尼禅定寺初建时,寺前有马尾松一株,迭部地方藏语称马尾松为“胶呢”,音转为“卓尼”,故名。据《卓尼丹珠尔目录》和《安多政教史》,土司始祖为吐蕃第一
即“俺答汗法典”(1886页)。
1635—1708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字端范。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尼雅哈之子。初任侍卫、銮仪卫治仪正、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擢内务府总管。后授弘文院学士。六年(1667),充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55—1064年,凡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