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尔泰乌梁海

阿尔泰乌梁海

清代乌梁海部落名。一称阿勒泰乌梁海。“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省称。初隶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为清散秩大臣萨喇尔抚服。复受命招徕汗哈屯乌梁海众(今新疆阿勒泰县喇嘛昭一带)。二十七年(1762)置7旗,分左、右两翼。各设散秩大臣、副都统、总管1员。隶科布多参赞大臣。每户岁纳貂皮2张。民国初年,改由阿尔泰办事长官节制。1918年国民党政府颁给札萨克印。1919年,为便于管辖,拨归新疆阿山道管理。居民一为图瓦语部落,一为蒙古语部落(一说西蒙古人)。原约9千人,分布于布尔罕河、青吉斯河和科布多河上游(今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福海、富蕴、青河等县)。由于沙俄侵扰,马仲英、乌斯满等人相继作乱,人口锐减。实行族外婚。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从事畜牧和狩猎,辅以采集、捕鱼和耕稼。喜爱赛马、摔跤和舞蹈等活动。习俗与卫拉特蒙古相近。现为新疆蒙古族一部分。

猜你喜欢

  • 绥农

    刊物名。绥远省农业学会和归绥农科职业学校合编。1936年4月创刊,半月刊。主编李树茂。以研究农学,促进地方建设,传授农业技术为宗旨。内容主要有论述、家畜饲养、土壤肥料、防治虫害、农村消息及粮食、皮毛价

  • 陈诚

    明朝大臣、学者。江西吉水人。字子实。洪武中(1368—1398)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司传旨、册封诸事。后迁吏部员外郎。永乐十二年(1414),哈烈(在今阿富汗西北部)遣使来贡,命偕中官李达、户部主事

  • 喀沙和卓

    参见“喀申和卓”(2206页)。

  • 贺拔焉过儿

    见“贺拔仁”(1777页)。

  • 曩论

    藏语音译,意为“内相”。吐蕃主管内政之官。有大、中、小之别。详见“曩论掣逋”(2589页)、“曩论觅零逋”(2589页)及“曩论充”(2589页)。

  • 息慎

    即“肃慎”(1547页)。

  • 天授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淳年号。1096年,凡1年。

  • 骨笃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

  • 代来城

    地名。又称悦跋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及达拉特旗界内。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刘卫辰被前秦苻坚封为西单于后,驻屯于此,督摄河西诸族。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刘卫辰为北魏所破,失城出走,后为部下所杀

  • 皆木巴

    见“皆木玛”(16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