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帕克和卓

阿帕克和卓

1626—1695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又译阿法克和卓、阿帕克霍加。本名依达雅图勒拉。维吾尔族。喀什噶尔白山派玛木特玉素普和卓长子。原籍撒马尔罕,生于哈密。明崇祯十一年(1638),随父往喀什噶尔(今喀什)布教。因取得叶儿羌(今莎车)汗国阿布都喇汗支持,势力渐强。清康熙六年(1667),与阿布都喇汗发生磨擦,煽动白山派教徒立尧乐巴斯为汗,镇压黑山派群众。九年(1670),胡什夏迪领导泽浦、叶城等地人民举行暴动,进逼叶尔羌。其父被毒死,被迫逃往中亚。继又窜往阿图什,发动骚乱。遭阿布都喇汗弟伊思玛业勒汗追击,经克什米尔奔西藏,经第巴桑结嘉错举荐,赴伊犁投噶尔丹。十九年(1680,一说1678、1682),引准噶尔兵攻喀什噶尔,俘伊思玛业勒汗,灭叶尔羌汗国。自称“阿帕克和卓”,意谓“宇宙之主”。为谢噶尔丹之助,每年向准噶尔贵族缴纳白银10万腾格。在位期间,征收繁重赋税,残酷迫害黑山派,使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无数文艺家、诗人、学者遭囚禁。三十一年(1692),叶城、泽浦、英吉沙尔等地爆发舒艾尤布和卓领导的黑山派起义,被迫让位,携子雅雅和卓逃往吐鲁番和哈密。后乘喀什噶尔白山派徒众反抗伊思玛业勒汗弟穆罕默德·额敏统治之机,重返叶尔羌掌权,并暗中遣人杀害舒艾尤布。三十四年(1695),叶尔羌发生暴动,被杀,葬于喀什噶尔阿格杜。

猜你喜欢

  • 行歌坐月

    见“坐妹”(1103页)。

  • 及日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地方基层组织头人,即村长。一般每一大村均有一人,由大头人委任,任期三年,忠于大头人者可连任。总揽本村寨一切大权,负责召开全村牧民会议,向各村寨传达大头人命令,替大头人催乌

  • 骨种

    见“瓜藤亲”(584页)。

  • 九姓

    汉族对居于贵州威宁一带白族的称谓。因共有九姓,故称。详见“白族”(596页)。

  • 耶律辟离剌

    辽末投金将领。契丹族。辽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五月,降金。娶秘书监萧裕妹,官左卫将军、近侍局副使。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欲除金太宗诸子,命其从裕阴害完颜宗本和完颜宗美。事后,为绝众疑,被出为宁昌军节

  • 劝利晟

    802—823唐代南诏第九世王。又作券利晟、劝礼成、劝利。乌蛮,姓蒙氏。寻阁劝子。元和十一年(816),兄劝龙晟被弄栋节度王嵯巅谋杀后,继位,唐册其袭南诏王。十二年,改元全义。次年,厚赏王嵯巅,赐姓蒙

  • 卓特巴巴图尔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次子,※僧格异母兄。顺治十年(1653)父死,僧格继位。因争夺遗产,与僧格纷争,联合长兄车臣共击僧格。因卫拉特“丘尔干”(联盟)首领鄂齐尔图汗引兵支持僧

  • 元文宗

    见“图帖睦尔”(1437页)。

  • 归圣军

    契丹军名。契丹在与宋战中,所获归降者分置二部,一为四圣军,一为四捷军。《辽史·百官志》载有“归圣军兵马都指挥使司”,云:“圣宗统和五年(987),以宋降军置七指挥署,左右厢,凡四十二员。七年(989)

  • 马福祥

    1876—1932西北军阀。字云亭。甘肃临夏人。回族。幼年入私塾读书,少年随兄习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与镇压河湟各族起义,被赐武进士出身。二十六年(1900)于北京正阳门抗击八国联军、护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