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里克千户部落

阿里克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阿里克又作阿力克、阿柔。在青海省海北部祁连县大通河北,东界门源,西南接蒙古默勒郡王旗牧地,北邻甘肃民乐县。牧地包括今祁连县峨情、草达坂、野牛沟及默勒等乡。原驻牧曲什安河流域,即今海南兴海县之温泉一带,初有11个小部落。明万历(1573—1620)年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至青海,被该部头人华桑嘉布等人迎至牧地,奉献大批布施。清顺治(1644—1661)年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途经青海,该部头人迎请传法,并求建寺,在夏扎大喇嘛和阿里克然坚巴克尊嘉措主持下,于仲塔地方建成阿里克寺,取名“具喜宠法洲”。雍正十年(1732),西宁办事大臣达鼐饬定界址,该部被封为百户部落,为塞外40贡马番族之一。道光二年(1822)后,该部头人玛当因不堪果洛藏民抢掠,率部迁至黄河北岸,后经陕甘总督长龄奏准,令该部大有户却丹驻牧于可可乌苏一带,与察汗诺门罕旗同司黄河渡口。旋遭刚察等部冲击,部分移至大通河上游祁连县驻牧,部分被那彦成移居黄河南,即今黄南州河南县、海南州同德县等地驻牧。其在祁连县境内者日益强大,头人多日杰自称千户,从蒙古族取得大片牧地。1913年,曲乎从牧民征马千匹,羊千只,献给青海蒙番宣慰使马麒,获千户草原执照,其牧地占据祁连县大部,蒙藏各部亦由该千户指定放牧地点。该部迁至祁连县后,历经百年,发展成为8个百户部落。

猜你喜欢

  • 哈素海

    湖泊名。蒙古语意为黑水湖。也称西海子。位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西南,是天然内陆湖,面积4.46万亩,水深3米,湖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海拔988.5米,湖底杂草丛生,盛产鱼虾。明清时期沿湖一带为蒙古土

  • 前秦宣昭帝

    见“苻坚”(1340页)。

  • 南中八郡志

    书名。一说即《南中志》,诸书亦误作《南州八郡志》、《南征八郡志》、《南北8郡志》、《南中八部志》、《南中八郡记》、《南中八志》。今人多疑是书为《太平御览》卷924年中所引《南中八郡异物志》之省称。晋魏

  • 贾班达哥

    清代门巴族著名首领。原居主隅。后因不堪忍受农奴主残酷压榨,约在18世纪初带领当地百余户门巴族向传说中的圣地白马岗(今西藏自治区墨脱)迁徙。途经扎目村时与追兵遭遇,率众顽强抵抗,经激战砍死敌军官,杀退追

  • 江越支队

    全称“云南讨蒋人民自卫军江越支队”。解放前夕在云南勐腊、江城傣、哈尼、苗、瑶、彝族地区建立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部队。1947年9月,为加强革命力量,开展游击战争,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思普地下党,成立思

  • 八部大夫

    北魏初期官名。天兴元年(398)八月,北魏正封畿,制定京邑,“东至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东北),西及善无(今山西右玉县东南),南极阴馆(今山西阴县西南),北尽参合(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十二月,置八部大

  • 素古延部

    东晋十六国时北方部落名。族属不明。《资治通鉴》称其为后秦姚兴的属国;《魏书》附其传于高车后;今人有说其为柔然的属部者。与黜弗部同居于河曲一带(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风陵渡一带的黄河曲流处),处于北魏和后秦之

  • 开明

    ①唐初郑国皇帝王世充年号。619—621年,凡3年。 ②一作明开,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淳年号。1097—1102,凡6年。

  • 档士

    鄂伦春族中萨满用以登记各种神的一种神具。鄂伦春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为一长方形细木棒,长47公分,每边宽2.6公分,一端系有多种颜色的布条。萨满(巫师)每年或隔年祭祀一次神

  • 达戈纹

    亦称“卓戈纹”。台湾高山族人所织布名。高山族妇女用苧麻纤维纺成纱线,以“茜草”染上颜色,织时错杂鸟兽羽毛等,虽显粗厚,但十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