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博克赛里
清代新疆地名。见《新疆识略》等书。《皇朝藩部要略》作和博克萨哩。今新疆北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乾隆三十六年(1771),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下游返回祖国后,乾隆帝赐该部亲王策伯克多尔济、台吉奇哩布、阿克萨哈勒等于其地游牧。
清代新疆地名。见《新疆识略》等书。《皇朝藩部要略》作和博克萨哩。今新疆北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乾隆三十六年(1771),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下游返回祖国后,乾隆帝赐该部亲王策伯克多尔济、台吉奇哩布、阿克萨哈勒等于其地游牧。
亦作“柏洁夫人”,即“慈善夫人”(2407页)。
指新疆吐鲁番所出土之古代文书。收藏在新疆博物馆等单位。吐鲁番地区古为“车师前部”地,西汉时以“高昌壁”得名。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高昌故城(即吐鲁番东南高昌废址,位于今阿斯塔那东南、哈喇和卓西南)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中部,锦州市东北。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今北镇县。辖域东接辽阳,西与北抵边界,南临渤海。汉置无虑县,属辽东郡。后魏属营州东境。唐置巫闾守捉城,属营州。辽置显州奉先军,属东京道。
见“中俄科布多界约” (302页)。
见“萧绰”(1990页)。
旧时羌族崇拜的神祗。羌族崇拜白石,传说原居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中,有一支到达川青交界的补尕山,被敌兵追赶甚急,幸有羌人祖先天女木吉卓从天上抛下3块白石,变成3座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乃得南下
县名。位于贵州东北部。境内有土家、苗等民族散居。唐代置辰水县,属充州。宋属沅州。元置省溪坝处军民长官司、后改为省溪坝场蛮夷长官司;又置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大万山苏葛办等处军民长官司,皆属思州安抚司。明
见“迈买的明”(741页)。
鄂温克族旧时的一种婚姻习俗。鄂温克语音译,意为“赠送乳牛”。内蒙古阿荣旗的鄂温克人过去男女订婚后,到十七八岁时,男方要向女家送彩礼,届时,女方父母又向男方索要物品,母亲要1头乳牛作为哺乳女儿的报酬,称
西夏仁宗朝党项人起义领袖。见“蕃部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