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音同

音同

又译同音。西夏文字书。西夏党项人令��犬长、罗瑞灵长编著,后经学士兀罗文信、梁德养等多次修定。现存有两种版本。一种为西夏正德六年(1132)义长校勘。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4.5×18厘米,共56页。收不同的西夏字6100余个,按声母分为重唇、轻唇、舌头、舌上、牙、齿头、正齿、喉、来日舌齿九品音,每品又分同音字与独字两部分。同音字之间以圆圈相隔。每字下有注释,多为1字或2字。是研究西夏语音系的重要材料。1909年出土于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76年、1983年又在黑水城遗址出土部分残页,分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1968年苏联M·B·索弗罗诺夫出版《西夏语语法》,其中刊印了重新剪裁、分类的两个《音同》版本的材料。1986年李范文出版《同音研究》。

猜你喜欢

  • 杨虎

    ?—442后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之子。初封镇南将军、益州刺史,受命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闻父受宋军攻袭逃奔上邽(今甘肃

  • 查郎阿

    ?—1747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纳喇氏。字松庄。色思特子。康熙末,授参领。雍正五年(1727),由镶黄旗满洲都统迁左都御史。以西藏阿尔布巴及管理前藏之噶伦隆布奈合谋叛投准噶尔并杀首席噶伦康济鼐,奉

  • 克缺饭

    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食品之一。柯尔克孜语,意为用原粮做成的饭。制法:先将小麦、豌豆、黄豆、大豆等各种粮食用猛火煮熟,再放进羊肉、葫萝卜、奶油、奶皮,用文火煮成粥,与汉族做腊八粥办法相近。各家不分贫富于“

  • 萧知足

    见“萧阿剌”(1995页)。

  • 梁济

    1860—1918清末民初蒙古族学者。字巨川、孟匡。广西桂林人。九世祖忽必烈后裔,云南梁王之后。清乾隆年间其曾祖梁堂始迁广西,遂为桂林人。9岁其父梁承光逝世,家境日渐贫苦,母训读甚严。20岁即出为塾师

  • 顾八代

    ? —1708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文起。顾纳禅次子。好读书,善射。以荫生充护军。顺治十六年(1659),随征云南,因功授户部笔帖式,袭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擢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康熙十四

  • 穆夫提

    阿拉伯语mufti音译。原意为“法官”、“总法官”,其职司是解释伊斯兰教教法,通常称为“伊斯兰教法说明官”。由高级宗教人士专任,故又成为某些高级宗教人士的称号。※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归化垦务局

    旧官署名。亦称绥远垦务总局。清末,对蒙古地区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欲将汉民移入蒙区,开发蒙荒,借拍卖荒地筹饷练兵,以充实边疆,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清政府以“时局艰难,库款支绌”,委派理藩院尚书

  • 护教王

    明朝授予馆觉地方(今西藏昌都及其以东地区)政教首领的封号。永乐(1403—1424)初,明廷遣使僧人智光至其地,了解政教及民情。永乐四年(1406),馆觉僧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帝诏授

  • 杨千万

    前仇池国君主先祖。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汉建安(196—220)年间,曾祖杨腾(一说祖杨驹)为部落大帅,勇健多计略,始徙居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建安十八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