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大用

马大用

清朝将领。武术家。安徽安庆人,回族。身魁伟,膂力过人,精通武艺,弓马娴熟。雍正五年(1727),武举会试,中探花。由其倡导,安庆回民习武之风更盛。历任参将、总兵。乾隆十八年(1753)移镇台湾,救抚灾民,移风易俗。二十一年(1756),升福建水师提督,驻节厦门。廉洁奉公,并捐俸设义学、劝人读书。又训练水师,整理炮台,剿平海盗,海疆宴然。二十四年(1759),解甲归田。死后谥慎愍。安庆南门改镇海门,为之建镇海功绩碑。

猜你喜欢

  • 苻双

    ?—368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字仲群。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雄子,※苻坚弟。前秦永兴元年(357)封河南公。甘露二年(360),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改封赵公

  • 陵川集

    书名。元郝经(1223—1275)撰。39卷,附录1卷。经,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字伯常。曾为忽必烈藩邸文臣和中统建元,采用汉法的重要谋士。学问文章,甚有根底,可与其师元好问比肩。集中所收《东师议》

  • 发舞

    台湾兰屿岛高山族雅美人妇女一种传统独特舞蹈。参加舞蹈的人都有一头美丽的长发,舞时身穿艳丽民族服饰,相互挽起手臂,双手弯曲于胸前,长发散披于肩,起舞时边唱歌脚步边前后缓慢移动,并摇动身躯,动作由徐而急,

  • 萨楚墨尔根

    ?—1696清代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多尔济之子。驻牧青海布喀河到柴集河一带地方,为青海和硕特八台吉之一。父死后,袭职任青海和硕特右翼长。为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西后旗之

  • 依合瓦尼派

    阿剌伯语音译,意为“兄弟”。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清末民初,由马万福(又名马果园,东乡族)为首的十大阿訇所提倡。主张凭经行教,称为遵经派。反对以往伊斯兰教各派中的汉化仪式和思想,反对门宦制度,提倡经堂教育

  • 噶尔玛岱青和硕齐

    见“丹津”(356页)。

  • 阿布勒班毕特

    ?—约1769清代右部哈萨克(乌拉玉兹)汗。一译阿卜尔嘛密特、阿布尔班必、阿布勒巴木比特、阿布尔玛木比特。※头克汗第三子。原为“左部(中玉兹)汗”。后阿布赉汗势力强大,逐步退居土尔克斯坦城(今哈萨克斯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弟色布腾随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多罗贝勒,建旗。初游牧于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

  • 荣跃先

    1895—1927蒙古族早期革命者。字辉庭。蒙古名谦登若宪。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23岁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1920年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蒙藏学校

  • 杨纂

    东晋时前仇池国君主。一名杨德。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仇池公※杨世之子。东晋太和五年(370),父卒,继位,与叔宁东将军、武都太守杨统争位。遣使至晋,被封为平羌校尉、秦州刺史、仇池公。与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