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琳

高琳

497—572

西魏、北周将领。字季珉。先世为高句丽人。高氏。北魏孝明帝正光(520—525)初,任卫府都督。随军讨邢杲,破梁将陈庆之,以功转统军。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最大,拜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后兵败韩陵山,留洛阳。孝武帝永熙三年(534),随帝西迁,从入关,拒战有功,封钜野县子,邑300户。西魏文帝大统(535—551)初,进爵为侯,历授龙骧将军、直阁将军、平西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三年(537),从宇文泰破高欢于沙苑(今陕西大荔县南洛、渭二河之间)。转安西将军,进爵为公,增邑800户。累迁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四年,从擒莫多娄贷文,战河桥,以功,拜太子左庶子。奉命镇守玉壁。任正平郡守,加大都督。击退北齐将军东方老,进使持节、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迁鄜州(今陕西黄陵县西南故邑)刺史,加骠骑大将军、侍中。北周闵帝元年(557),进爵犍为郡公。明帝武成元年(559),从征吐谷浑,破稽胡郝阿保。二年,率兵平文州(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南岸)氐酋。武帝保定元年(561),授梁州总管、十州诸军事。天和二年(567),徙丹州(今陕西宣川县东北)刺史。三年,迁江陵副总管。拒战南朝陈兵,进大将军。卒,追加冀定齐沧襄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襄。

猜你喜欢

  • 梅古悉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隶北府。部族军属西南面招讨

  • 遂成

    71—165高句骊国第七世王。太祖大王※宫同母弟。汉本初元年(146),太祖大王年满百岁,以年老禅让其即位,时年76。其人勇壮而威严,少仁慈。即位后,相继杀右辅高福章、太祖大王元子莫勤,莫勤弟莫德惧而

  • 喀喇沁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敖汉旗,西界正蓝旗,南界皇庄屯,北界翁牛特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后金。九

  • 裴绰

    唐初疏勒王,又作裴纠。武德(618—627)中赴唐,受封为鹰扬大将军、天山郡公。长期居长安,后入藉京兆。

  • 子弟书

    满族旧日鼓词曲艺作品。全称“清音子弟书”。八旗子弟创作,故名。内容以明清小说或元明清杂剧、传奇以及北京风土人情为题材。有词有曲。词一般以7字句为主体,分短段与长篇。短段数十句乃至百句;长篇有数回乃至数

  • 和籴

    官府强行征购粮草的措施。源于北魏,辽、金、元沿之。《元史·食货志》:“元和籴之名有二:曰市籴粮,曰盐折草”。所籴粮草由官府支付钞币或盐引,供边庭军需、京师日用,或贮于常平仓以备荒。每年籴粮数万石,多达

  • 迪古乃

    ①亦作“迪古迺”。金代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来”之意。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海陵王※完颜亮本名迪古乃。 ②即“完颜忠”(1144页)。

  • 乌鲁古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

  • 知峒

    旧时壮族土官名。为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一级(相当于区、乡)土司衙门的首席土官。负本峒总责。下设总化(总管)、副峒、掌峒、钱峒、权隘各1人,分管各村屯及有关事宜。世袭,接替时由知州、知县加委。领有官田以为

  • 金微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见“金山”(1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