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琦

刘琦

字廷珍,洛川(治今陕西洛川东北)人。正德九年(1515)进士。嘉靖初,由行人授兵科给事中。李福达逃洛川,琦知其源委。事觉,疏陈始末,因弹劾郭勋逆党、侵盗草场租银,马录记录在案。因他佐使杀人,贬戍沈阳。后赦归,卒。隆庆初,赠光禄少卿。


字公玉,宣城(今属安徽)人。广览博学,立志峻洁。以都官员外郎通判歙州。召为侍御史,疏论熙宁中城绥州,致使西夏扰边,弃城为宜。参知政事王安石行新法,与刘述等上疏称推行新法,危害天下。被贬,通判邓州,卒。


【生卒】:1482—1541

【介绍】:

明陕西洛川人,字廷珍,号北郭。正德九年进士。嘉靖初由行人授兵科给事中。曾疏陈妖人李福达事始末,并劾郭勋侵盗草场租银事。既而以福达案翻下狱,谪戍沈阳,越十年赦归卒。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公玉。博学强览,立志峻洁。以都官员外郎通判歙州。召为侍御史,奉诏按劾浙西漕渠役谎报事,但治首谋二人而已,贬邓州通判。卒年六十一。


【生卒】:?—约209

【介绍】:

东汉山阳高平人。刘表子。表惑于后妻蔡氏之言,恶琦。琦尝与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谓居外而安。琦乃求出为江夏太守。表卒,次子刘琮举州降曹操。操败于赤壁,刘备表琦为荆州刺史,旋卒。


岳州临湘(今属湖南临湘)人。在二岁时母遭乱为兵所劫走。长大后,为求母,遍历黄河南北,淮河东西。数年未找到。后在池州之贵池(今安徽贵池)找到,迎以归养。


字公玉,宣城(今属安徽)人。广览博学,立志峻洁。以都官员外郎通判歙州。召为侍御史,疏论熙宁中城绥州,致使西夏扰边,弃城为宜。参知政事王安石行新法,与刘述等上疏称推行新法,危害天下。被贬,通判邓州,卒。


猜你喜欢

  • 归钺

    字汝威,嘉定县(今属上海)人。幼丧母,继母虐待,屡濒于死。父卒,被继母赶出门,因贩盐谋生。正德中,大饥,继母不能自活。钺奉迎侍养。得食,先给继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卒。钺养继母终身,嘉靖中卒。族子绣,与

  • 杨镐

    【生卒】:?——1629商丘(今属河南)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累升右佥都御史,筹措朝鲜军务。倭将行长、清正等屯蔚山,镐进兵围攻不下,行长救兵至,镐大惧,狼狈先奔,丧兵二万。举朝嗟恨,帝怒,辅臣

  • 马燧

    【生卒】:726-795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通兵法。大历十年受诏率兵数次大败魏博节度使田悦,同时又击退了前来援救的李灵耀、朱滔、王武俊等,翦灭了河中叛将李怀光,功拜光禄大夫兼侍中。贞元三

  • 李贺

    【生卒】:790-816字长吉,宗室,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父名晋肃,避讳不得举进士。长于歌诗,尤精熟乐府。其诗作想象丰富,善于熔铸词采,具有新奇瑰丽的境界。曾任过太常寺协律郎。(,参见《新唐书》)

  • 李颙母

    【介绍】:明末清初人。李可从妻,彭氏。可从从军,明末于襄城阵亡。家贫,送子读书,以无力供束脩,被拒,乃令子自学。后李颙成一代宗师。

  • 俞夔

    【介绍】:明浙江建德人,字舜臣。正德十二年进士,累官四川按察佥事,备兵安绵。镇压少数民族反抗,复古维州,筑平番、赤土二堡。升副使,备兵建昌。平土官刺马仁等之乱,升江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卒于官。有《

  • 洪鼎

    湛子。大中祥符四年(1011),举进士,累官至度支员外郎、直史馆、盐铁判官。【介绍】:明浙江寿昌人,字廷器。正德间举人,官国子监助教,出判凤阳。归筑室而居,精研理学。有《读易索隐》。

  • 子夜

    【介绍】:东晋女子。相传造《子夜歌》曲,声过哀苦。晋孝武帝太元中已流行。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变歌等变体。

  • 张钦

    字敬之,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初姓李,显贵时,始复姓。事父母孝。正德六年(1511)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十二年,帝听江彬言,将出关巡幸宣府,他上疏谏不可。帝微行至昌平,传报帝出关甚急

  • 高定子

    【生卒】:1177——1247字瞻叔。嘉泰进士,为郪县主簿。吴曦叛宋,请解官。曦诛,后知夹江县,创同人书院,修长*宁学校。除知绵州,收捕、防遏溃军有功,升直宝章阁。修孝宗、宁宗《日历》。擢翰林学士、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