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唐代宗

唐代宗

【生卒】:727—779

【介绍】:

即李豫。唐朝皇帝。肃宗长子。初名俶,后改现名。通《易》、《礼》,年十五封广平王。肃宗至德二载,为天下兵马元帅,与郭子仪等率兵击败安庆绪,收复两京。乾元元年,立为太子。宝应元年,由宦官拥立即位。在位十七年,时宦官擅权,藩镇跋扈,不能制。卒谥睿文孝武皇帝。


【生卒】:727-779

即李豫。幼曾名俶。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肃宗子。762年为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拥立。当时宦官干政,方镇跋扈。宝应元年(763)吐蕃攻入长安,一度出奔陕州。在位时多用权术,相继除掉李辅国等宦官,依靠郭子仪抵抗吐蕃、回纥。由于宦官势力强大,藩镇割据的局面已成,先后信用的元载鱼朝恩贪墨骄横,晚年又愈益信佛,朝政每况愈下。(二,,参见《新唐书》)


【生卒】:727—779

【介绍】:

即李豫。唐朝皇帝。肃宗长子。初名俶,后改现名。通《易》、《礼》,年十五封广平王。肃宗至德二载,为天下兵马元帅,与郭子仪等率兵击败安庆绪,收复两京。乾元元年,立为太子。宝应元年,由宦官拥立即位。在位十七年,时宦官擅权,藩镇跋扈,不能制。卒谥睿文孝武皇帝。


【生卒】:727-779

即李豫。幼曾名俶。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肃宗子。762年为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拥立。当时宦官干政,方镇跋扈。宝应元年(763)吐蕃攻入长安,一度出奔陕州。在位时多用权术,相继除掉李辅国等宦官,依靠郭子仪抵抗吐蕃、回纥。由于宦官势力强大,藩镇割据的局面已成,先后信用的元载鱼朝恩贪墨骄横,晚年又愈益信佛,朝政每况愈下。(二,,参见《新唐书》)


【生卒】:727—779

【介绍】:

即李豫。唐朝皇帝。肃宗长子。初名俶,后改现名。通《易》、《礼》,年十五封广平王。肃宗至德二载,为天下兵马元帅,与郭子仪等率兵击败安庆绪,收复两京。乾元元年,立为太子。宝应元年,由宦官拥立即位。在位十七年,时宦官擅权,藩镇跋扈,不能制。卒谥睿文孝武皇帝。


猜你喜欢

  • 孙献

    【介绍】:清直隶雄县人,字郁林。深研绘事,山水得郭熙三昧,人物追踪李唐、马远。兼善草卉虫蝶、翎毛鹅鸭。

  • 臧丙

    字梦寿,一字仲回,旧名愚。大名(今属河北)人。弱冠好学。太平兴国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大宁监,兼课盐税。原先官给盐民钱市薪,吏从中牟利,岁课多欠,以此坐牢者近百人。丙召盐民当面付钱,盐民买薪堆积如山,

  • 李燮

    字德谐,彦子。解褐司徒参军。后为著作佐郎、司徒主簿。卒。(,参见《北史》)

  • 陈栎

    【生卒】:1252—1334【介绍】: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

  • 卢道舒

    字幼安,道约弟。袭父爵。位至中书侍郎。卒。(,参见《北史》)

  • 闾丘先生

    【介绍】:春秋时齐国人。齐桓公猎于杜山。往见。公赐免租与役,不谢。公问何所欲,请赐富贵寿考,谓选良吏平法度,可得寿;赈之以时,可得富;令少敬长,可得贵。桓公返而与管仲修政教,齐以霸。

  • 姜思周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周臣,号花酒头陀。画山水得沈周遗意,下笔老健。又善花卉,牡丹钩勒设色俱佳。曾游京师,闻关思画名,即拜为师。与同郡蓝瑛友善。嗜酒,醉后所作尤有奇致。

  • 袁汤

    字仲河,袁京子。少传家学,为诸儒所称。桓帝时历官司空、司徒、太尉。卒后谥康侯。【介绍】:东汉汝南汝阳人,字仲河。袁彭弟。传家学,习《孟氏易》。桓帝初为司空,封安国亭侯。累迁司徒、太尉,以灾异策免。卒年

  • 陆元士

    【介绍】:唐吴郡吴人。太宗贞观十四年,为晋王府掾。二十年,官著作郎,与房玄龄等同修《晋书》。累官至虞部员外郎、济州刺史。

  • 纳延泰

    清前期人。姓萨尔图克。隶蒙古正白旗。乾隆中,官至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加太子少保。曾因喀尔喀台吉沁多尔济规避军事案被罢官。后复起用,至理藩院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