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孙盛

孙盛

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南)人。颍川太守孙恂子。博学,善言名理;笃学不倦,从小至老,手不释卷。著有《易象妙于见形论》、《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初为佐著作郎,随桓温平洛阳,封侯,迁长沙太守。累至秘书监,加给事中。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猜你喜欢

  • 公子侧

    【生卒】:?—前575【介绍】:即子反。春秋时楚国人。事庄王为司马。晋楚邲之战,为将,大败晋师。后郑叛晋,与楚盟于武城。晋人伐郑,共王救之,子反将中军,战于鄢陵。王伤目,召子反谋,醉而不能见,楚师宵遁

  • 吴楫

    【介绍】:宋建宁崇安人,字公济。高宗绍兴末乡试不第,退居闭门读书,与吴郁、朱熹往复讲明性理之学,及儒释之辨。熹遣子师事之。晚年以特恩补官,调临桂主簿。

  • 艾仲儒

    【介绍】:宋人。太宗至道中为两浙盐官,运使刘文质奏其治绩,玺书褒谕。真宗景德二年,以太常丞奉命至澶州,出陈粟四万石分赈饥民。后迁殿中侍御史。

  • 郑常

    【生卒】:?—787【介绍】:唐人。代宗大历中曾贬居汉阳。德宗贞元初任淮西节度判官。三年,淮西留后吴少诚欲拒朝命,常与大将杨冀谋欲逐之,事泄,为少诚所杀。工诗,《中兴间气集》称其诗“虽未弘远,已入文流

  • 冯仲德

    【介绍】:元赵州柏乡人。中统四年袭父职为柏乡县尹。累迁为晋州同知,改任信都尹,历池州、安庆二路判官,除胶州知州。至大四年致仕。

  • 姚思元

    【介绍】:唐林泉人。工画道释。曾作《紫微二十四化图》,以警悟世俗。

  • 张允随

    【生卒】:1693—1751【介绍】: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觐臣,号时斋。康熙间由监生入赀迁宁国同知。乾隆初至云贵总督。历滇黔三十余年,鼓励民间设厂采铜,兴修水利。入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和。

  • 徐甡

    【介绍】:清江苏常熟人,字行来,号林丘,又号耦生。书画兼工,尤善山水。家贫,以笔墨为生。卒年八十三。

  •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

    【生卒】:?——1462邹平(今属山东)人。永城县主薄忠女,有姿色。诚孝皇后说忠女贤美,成祖遂命诚孝后抚育宫中。宣宗结婚,封她为嫔。宣宗即位,封她为贵妃。得宣宗宠,遂赐金宝。贵妃有宝从她开始。她无子,

  • 任不齐

    字选。一说子选。春秋时楚国人。孔子学生。【介绍】:春秋时楚国人,字选,一作子选。孔子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