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孟子

孟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猜你喜欢

  • 卢明楷

    【生卒】:1702—1766【介绍】:清江西宁都人,字端臣,号钝斋。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协办内阁学士、武英殿总裁官、詹事。工诗文,通乐律易卜诸书。尝典河南、顺天乡试,提督河南学政。

  • 于大本

    字德中,密州(今属山东)人。由儒学教谕升任信州总管。红巾起义军攻信州时被俘,杀害。【生卒】:?—1352【介绍】:元密州人,字德中。谦让爱士,尚儒术。由儒学教谕,累迁信州总管。顺帝至正十二年,徐寿辉部

  • 李德武妻裴氏

    字淑英。结婚一年,夫坐事长流岭南。她拒不从德武及父裴矩离婚之意,始终未曾改嫁。(,参见《新唐书》)

  • 王偕

    【介绍】:元明间诸城人,字叔与,自号荻溪翁。官昆山学教授。元亡不仕,居荻溪西。善绘事。有《荻溪集》。

  • 亓才

    【生卒】:?—1607【介绍】:明山东莱芜人,字茂育,号成所。县有大役,父被误逮。才时仅十余岁,诣官讼之,父得释。后累试不第卒。

  • 朱元英

    【介绍】:清江苏上元人,字师晦。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有《左传拾遗》。

  • 安德裕

    【生卒】:940——1002字益之,一字师皋。祖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徙居真定。后晋时,为军校秦习养育,姓秦。养父死,还本姓。少博贯文史,精于《礼记》、《左传》,好《汉书》。开宝进士。太平兴国中,擢

  • 汪肇

    【介绍】: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德初,号海云。工绘事。自谓笔意飘飘若海云,因号海云。出入戴进、吴伟,翎毛花卉自成一家。为人豪放不羁,当事欲见,辄不往。山人墨客闻名,则欣然挥毫寄赠。

  • 杨察

    字隐甫,祖籍成都(今属四川)人,徙居合肥。景祐进士。历开封府推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等。以言事忤宰相陈执中,出知杨州。官至户部侍郎,充三司使。幼孤,能文,临事明断,勤于吏职,敢谏无所畏避;撰文集二十卷。

  • 李元弼

    【介绍】:明广东人,字靖吾。万历中卜筑江皋,题为十景,与友朋唱和,集所作为《江皋小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