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左良玉

左良玉

【生卒】:1599——1645

字昆山,临清(今属山东)人。少孤。骁勇,善射。不知书,多智谋,善抚士卒。初,官辽东右营都司。崇祯时,与张献忠李自成等战,又拒清兵,颇有战功。累封宁南伯。福王立,进爵为侯。引兵讨马士英,至九江,病死。


【生卒】:1599—1645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昆山,官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初,因兵变削职。旋复官。参预收复遵化等四城。旋隶昌平督治侍郎侯恂。奉恂命救大凌河有功,被荐为副将。调赴内地,镇压农民军,转战河南、山西等地,升为总兵官。遂渐露跋扈之端,多收降兵,兵力日强,而不肯力战。十一年,追张献忠,几擒之。十二年,又追献忠,大败于罗猴山。次年,因杨嗣昌荐,拜将军,大破张献忠于玛瑙山,此后益骄,不受约束。十五年,朝廷欲用良玉救开封,特释侯恂于狱,使为督师。朱仙镇之役,为李自成所破,乃南驻武昌,倚兵自重。十七年,封宁南伯。弘光帝立,进侯爵。弘光元年,以清君侧之名,举兵讨马士英,至九江病卒。


【生卒】:1599—1645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昆山,官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初,因兵变削职。旋复官。参预收复遵化等四城。旋隶昌平督治侍郎侯恂。奉恂命救大凌河有功,被荐为副将。调赴内地,镇压农民军,转战河南、山西等地,升为总兵官。遂渐露跋扈之端,多收降兵,兵力日强,而不肯力战。十一年,追张献忠,几擒之。十二年,又追献忠,大败于罗猴山。次年,因杨嗣昌荐,拜将军,大破张献忠于玛瑙山,此后益骄,不受约束。十五年,朝廷欲用良玉救开封,特释侯恂于狱,使为督师。朱仙镇之役,为李自成所破,乃南驻武昌,倚兵自重。十七年,封宁南伯。弘光帝立,进侯爵。弘光元年,以清君侧之名,举兵讨马士英,至九江病卒。


【生卒】:1599—1645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昆山,官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初,因兵变削职。旋复官。参预收复遵化等四城。旋隶昌平督治侍郎侯恂。奉恂命救大凌河有功,被荐为副将。调赴内地,镇压农民军,转战河南、山西等地,升为总兵官。遂渐露跋扈之端,多收降兵,兵力日强,而不肯力战。十一年,追张献忠,几擒之。十二年,又追献忠,大败于罗猴山。次年,因杨嗣昌荐,拜将军,大破张献忠于玛瑙山,此后益骄,不受约束。十五年,朝廷欲用良玉救开封,特释侯恂于狱,使为督师。朱仙镇之役,为李自成所破,乃南驻武昌,倚兵自重。十七年,封宁南伯。弘光帝立,进侯爵。弘光元年,以清君侧之名,举兵讨马士英,至九江病卒。


猜你喜欢

  • 郑兴裔

    【生卒】:1122——1195字光锡,初名兴宗,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初以后恩授成忠郎,充干办祗候库。乾道初,建康留司请修筑行宫,兴裔上奏称劳民费财,乞罢其役,又论其都统及马军帅皆不称职。兴裔为福建路兵

  • 卢士宏

    字子高,新郑(今属河南)人。以父任,历为州县官,所至有清廉闻名。文彦博、包拯皆荐其才,擢夔州路转运使,改知广州。以疾徙知郑州,旋为光禄卿致仕,卒。【介绍】:宋郑州新郑人,字子高。以父任入仕。屡更州县,

  • 马瑞辰

    【生卒】:1775—1853【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元伯。嘉庆十五年进士。官至工部员外郎。曾主白鹿洞、庐阳书院讲席。治《毛诗》最勤。太平军破桐城时以不降被杀。有《毛诗传笺通释》。

  • 耶律欲稳

    【介绍】:辽契丹突吕不部人,字辖剌干。太祖命典司近部,以遏诸族窥觊之心。太祖始置宫分以自卫,欲稳首附宫籍。后平剌葛等乱,以功迁奚迭剌部夷离堇。天显初卒。

  • 董子庄

    【生卒】:?—1420【介绍】:明江西乐安人,名琰,以字行。洪武中以乡荐除云南学官,迁知茂名县。永乐间由国子司业出为赵王府右长史,随事匡正。

  • 寿良

    【介绍】:西晋蜀郡成都人,字文淑。少知名。治《春秋》三传,贯通五经。为州从事。除霸城令、始平太守,有政声。转秦国内史,以公干英特征为黄门侍郎,累迁散骑常侍、大长秋。

  • 李栻

    【介绍】:清江苏高邮人,字楷士,号嬾真。庠生。李栋弟。精篆隶,善绘事。

  • 宝公

    【介绍】:隋僧。佚其名,人称宝公。隋文帝开皇中,居正定解慧寺,尝砻石为柱,作门三楹。上为楼,坐卧其上。相传后北军来,纵火焚寺,宝公从楼陨身而下,毫发无伤。北兵欲杀之,刀自断,焚其楼,火自灭,乃舍去。后

  • 虞尔忘

    江南无锡(今属江苏)人。顺治初,父董理乡团捕盗,被盗杀。与弟弟尔雪为父报仇,杀死凶手。

  • 陈尧咨

    字嘉谟,尧佐弟。举进士第一。历任著作郎、知光州,右正言、知荆南,同判吏部流内铨,翰林学士等。知天雄军,自朝廷与契丹和好,城墙、军器俱年久未修,尧咨加以修缮。性暴戾,须索颇多扰民。卒,赠太尉,谥康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