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则
【介绍】:
隋僧。冀州人。有才慧,讷于言而敏于行。博通玄儒,尤善属文。杨素见明则所作觉观寺碑,奇之,乃奏住三善寺,东都译经。又奉召入译馆专知缀辑。隋末卒,有集行于世。
【介绍】:
隋僧。冀州人。有才慧,讷于言而敏于行。博通玄儒,尤善属文。杨素见明则所作觉观寺碑,奇之,乃奏住三善寺,东都译经。又奉召入译馆专知缀辑。隋末卒,有集行于世。
【介绍】:宋明州鄞县人,字方叔。史浩长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累官礼部侍郎。浩在相位,弥大劝其引退,浩主和,弥大主战守,父子异议。卒谥献文。有《衍极朴语》。
字绎旃。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沈炳震之弟。研究地理、《水经》。著《水经注集释订伪》。【介绍】:清浙江归安人,字绎旃。沈炳震弟。著《水经注集释订讹》,历九年而成。其书据明黄省曾所刊《水经注》本,偏检古籍
幽州(今北京)人。官至雍州司功。(190中/5017,参见《新唐书》)【介绍】:明江西玉山人,字太古。曾任府衙掾吏。研究诗书画十余年,酒酣,放笔淋漓,殊足珍玩,然声名籍甚。著有《太古集》。
【介绍】:三国吴吴郡吴人,字子叹。顾雍弟。少游学,有才辩。孙权召为主簿,复转东曹掾。或传曹操欲东进,衔命使北,应对婉顺得体。还拜巴东太守,欲大用之,未几卒。
唐太祖子。北周时为梁州刺史,参与宇文祐谋杀隋文帝,不成而卒。唐初追封毕王。
【介绍】:明浙江宁波人,号桔泉翁。世为医家。永乐初,应召至京师,从戴原礼学。未卒业而原礼去,乃自修诸医书,专主湿热相火之说,而内外伤辨尤精。以能起重病,名闻都下。
【介绍】:宋人,佚名。宁宗时居杭州候潮门内。以能听声而知吉凶贵贱,故以称其名。传兼能嗅衣物而知人事,所言多验。
【生卒】:?-159字伯卓,梁统玄孙。父梁商卒,继为大将军。顺帝卒后,他与妹梁太后先后立沖、质、桓帝,专断朝政近二十年。执政期间,骄奢横暴、大兴土木、掠良为贱,政治黑暗。桓帝与宦官单超等诛梁氏,他被迫
【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原中,号砺峰。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重修《大明会典》。历翰林侍讲学士,以不附严嵩,久不得迁。进南京礼部侍郎,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嘉靖四十二年致仕。万历初卒,年八十
【生卒】:1649—1747【介绍】:清汉军正黄旗人,号鹤亭。幼即选入内廷。康熙间为内府郎中,榷税崇文门,累擢内务府总管,处事宽厚机智。卒谥文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