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威
【生卒】:?—680
【介绍】:
唐僧。处州缙云人。俗姓蒋。家世业儒,年十八出家,投天台山国清寺章安为师。受具足戒。高宗上元元年,居轩辕炼丹山法华寺传教,号“法华尊者”。昼讲夜禅,手写藏典,习禅者三百,听讲者七百余。以法传慧威,时称智威为大威,慧威为小威。富有辞藻,有《桃岩寺碑》、《头陀寺碑》。为天台宗六祖。
【生卒】:?—680
【介绍】:
唐僧。处州缙云人。俗姓蒋。家世业儒,年十八出家,投天台山国清寺章安为师。受具足戒。高宗上元元年,居轩辕炼丹山法华寺传教,号“法华尊者”。昼讲夜禅,手写藏典,习禅者三百,听讲者七百余。以法传慧威,时称智威为大威,慧威为小威。富有辞藻,有《桃岩寺碑》、《头陀寺碑》。为天台宗六祖。
【生卒】:?—524【介绍】:北魏陇西狄道人,字次仲。李韶弟。颇有学业。孝文帝初举秀才,除中书博士。徙郊庙下大夫,考定朝仪典章,号称职。累官河南尹、平州、徐州、秦州刺史。彦刑政过猛,为下所怨。城兵莫折
【介绍】:明保定府安州人,字天佑,号石峰。正德三年进士,由行人选房谏垣,谏止武宗巡幸。尝勘事甘肃,断狱平允,值岁饥,请赈,多所全活。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有《石峰奏疏》。
南朝陈人,字子安,陈宣帝第十九子。太建十四年(582)立为武昌王,授壮武将军。陈亡入隋,炀帝时为高苑令。(,参见《南史》)
字世龙,虞翻子。孙吴后期历任越骑校尉、廷尉。吴亡入晋,官至河间相。【介绍】:西晋会稽馀姚人,字世龙。虞翻子。初仕吴。任越骑校尉,累迁廷尉,湘东、河间太守。入晋,除河间王相,拔擢人物,务于幽隐孤陋之中。
字子彭,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工骑射,通《尚书》。仕北周为门正上士,附隋文帝。赴齐州擒宇文纯有功,拜上仪同。入隋,常掌宿卫军,小心谨慎,得文帝嘉许。后封安阳县公,炀帝初迁左领军大将军。率众数万屯山东
【介绍】:宋睦州人,字民表。登进士第。徽宗建中靖国间,由太常博士拜左司谏,上疏极论时政。力言内苑蓄珍禽奇兽非初政所宜,帝悉从之。历知淮阳军、寿州。蔡京执政,编管南安军,遇赦还家卒。
【生卒】:?-198字公台,东郡(治今河南濮阳)人。初为曹操部将,后乘操出征陶谦,后方空虚之机,策动张邈等起兵反操,迎立吕布为兖州牧,几乎全占操原有区域。为吕布出谋画策,多不采用。吕布兵败,被操俘斩。
字秃宁,北院夷离堇蒲古只后裔。祖查只,北院大王。父忽古,黄皮室详稳。渐迁北院大王,重熙十一年(1042),党项人多叛入西夏,奉旨巡西边沿河要地,多建城堡以镇守。徙东京留守。十三年,与萧欧里斯讨蒲卢毛朵
【生卒】:?—624【介绍】:隋末唐初齐郡章丘人。隋炀帝大业末,与辅公祐率众起事,转战淮南,自称将军。寻破高邮,攻历阳,居丹阳,自称大行台。进用士人,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又上表隋越王,署为东南
【介绍】:见宋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