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法显

法显

平阳武阳(今山西沁县东南)人。后秦时居长安为僧。自长安游天竺。历时十三年又四个月。足迹达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地。学梵书、梵语,抄写经文。东晋义熙八年,乘商船归国,经今爪哇,终达山东登陆。后南至建康译经,著《佛国记》一卷。译《僧祗律》为当时僧徒遵用。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生卒】:约337—约422

【介绍】:

东晋僧。平阳武阳人,俗姓龚。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誓志寻求。晋安帝隆安三年,与慧景、道整等四僧入西域求经。度流沙,经鄯善国,以至乌耆,到于阗。度葱岭,到北天竺。南度小雪山,慧景死。进至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于巴连弗邑住久,得《摩诃僧祇众律》、《方等泥洹经》等。留三年学梵语梵书。后由师子国归,前后凡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归国后,在建康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共译经律论五部。并撰有《佛国记》,亦称《高僧法显传》,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史和中外交通史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王辅臣

    清前期将领。初从姜瓖叛乱,后降归清英亲王阿济格部,授侍卫。先后从洪承畴、吴三桂南征。入缅甸,击破明桂王部,官历总兵至陕西提督。吴三桂初劝其联合反清,拒绝并向清廷报告,封三等精奇尼哈番。后击杀清廷经略大

  • 李瑾

    【生卒】:480?-528字道瑜,韶子。貌美有才学,为韶所爱戴。清河王怿辟为参军。明帝时,位通直散骑侍郎。卒於“河阴之变”。(,参见《北史》)

  • 成德

    【生卒】:?——1799姓钮祜禄。满洲正红旗人。初为健锐营前锋兵,历官至四川提督,成都、杭州、荆州将军。乾隆中,先后从征准噶尔、叶尔羌、大、小金川土司等叛乱,屡破敌立功。赐号“赛尚阿巴图鲁”,名列平定

  • 拓跋力微妻窦氏

    没鹿回部首领窦宾女。宾死,子速侯等欲除力微力微遂杀窦氏,诱速侯等赴丧,速侯至被杀。力微收其部众。(二,,参见《北史》)

  • 田弘正

    【生卒】:764-821本名兴,承嗣从子。通兵法、善骑射,深得承嗣爱宠。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卒,兵将拥其为帅,旋归命朝廷,拜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元和十年出兵讨伐吴元济,并逼使王承宗归降,后来又平定了李师道叛

  • 吴仪一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符,一字舒凫。监生。以词名,为王士禛所赞赏。有《吴山草堂词》。

  • 刘和

    字玄泰,刘渊子。刘渊称帝,立为太子。怀帝永嘉四年(310),父死嗣立,以太宰刘欢乐、太傅刘洋、太保刘延年辅政,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置单于台掌握内外军政大权。和恶四王专权,发兵讨四王,被弟刘

  • 孙蕡

    【生卒】:1334——1389字仲衍,广东顺德人。善诗文,不妄交游。仕何真府,与王佐、赵介、李德、黄哲称五先生。洪武中,任翰林典籍,与修《洪武正韵》。后坐蓝玉党死。著有《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

  • 危复之

    字见心,乐安(今江西乐安)人。宋末为太学生。好读《易》,尤工于诗。至元初,为元帅郭昂屡荐为儒学官,不就。至元中为朝廷以币征之,皆不起,而隐于紫霞山中。士友私谥日贞白先生。【介绍】:宋元间抚州人,字见心

  • 仲长统

    【生卒】:180-220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少博学有才,善于文辞。曾游学青、徐、并、冀之间。生性豪爽,不拘小节,敢直言,当时称为狂生。建安时任尚书郎,后又为曹操僚佐。著有《昌言》三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