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玄奘

玄奘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猜你喜欢

  • 沈万裕妻王氏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恭谨侍奉后婆母,虽受诬不改志,守节抚孤子成人。

  • 王桢之

    【介绍】: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公幹,小字思道。王羲之孙。历位侍中、大司马长史。龙骧将军司马休之为桓振所败,桢之以御史中丞奏休之失戍免官。桓玄为太尉,朝臣毕集。玄问:“我何如君七叔?”桢之从容答曰:“亡叔

  • 王广渊

    字才叔,大名成安(今属河北)人。第进士。历殿中丞、直集贤院、三司户部判官等。神宗立,出知齐州,改京东转运使。奏请以钱贷民获息,与青苗法相合,为王安石所重。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渭州,卒。赠右谏议大夫。【

  • 元猛

    字季烈,文成帝子。封安丰王。卒于营州刺史任。谥匡。(,参见《北史》)

  • 何璟

    【生卒】:?—1888【介绍】:清广东香山人,字小宋。道光二十七年进士。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失陷时,曾劾柏贵、穆克德纳等误国,并条陈驱敌之计。光绪间官至闽浙总督,旋兼福州将军。法越事起,与张佩纶同守马尾

  • 袁珙

    【生卒】:1335—1410【介绍】:明庆元府鄞县人,字廷玉,号柳庄。袁珪弟。好学能诗。少从人习相术。洪武中,应燕王召至北平,相燕王称其意。成祖即位,拜太常寺丞。有《柳庄集》。

  • 史公珽

    【生卒】:1302—1348【介绍】:元庆元鄞人,字搢叟,号蓬庐处士。通经学,精于《易》,家居教授。论及宋季忠臣义士死节者,必为之慷慨流涕。有《蓬庐稿》、《易演义》及《象数发挥》。

  • 龙诰

    【介绍】:明湖广攸县人。正德三年进士。授临川知县,曾劝谕东乡农民军解除武装。后为庐州知府,设义仓备荒,定常平、济籴诸法。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有《东洲奏议》、《庐扬荒政录》。

  • 徐嗣产

    南朝梁人,嗣徽弟。有武艺。陈霸先杀王僧辩,与兄嗣徽挟北齐军攻陈,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 崔鉴

    【介绍】:明京师人。嘉靖中,年十三,父嗜酒狎娼,召娼归,娼恃宠陵辱鉴母,母愤,将自尽,鉴止之而杀娼,并自首。事闻,帝贷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