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胡惟庸

胡惟庸

【生卒】:?—1380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徐达、刘基言其短,太祖皆不信。十三年,其阴事被人告发,以“谋逆”罪被杀。死后数年,所谓“通倭”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太祖大怒,穷治胡党,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生卒】:?——1380

定远(今属安徽)人。归朱元璋于和州。历知县、太常少卿等。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毒死刘基,专权树党。图谋不轨。谋泄,伏诛。后通元、通倭事尽败露,太祖怒甚,令肃清逆党,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且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生卒】:?—1380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徐达、刘基言其短,太祖皆不信。十三年,其阴事被人告发,以“谋逆”罪被杀。死后数年,所谓“通倭”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太祖大怒,穷治胡党,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生卒】:?——1380

定远(今属安徽)人。归朱元璋于和州。历知县、太常少卿等。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毒死刘基,专权树党。图谋不轨。谋泄,伏诛。后通元、通倭事尽败露,太祖怒甚,令肃清逆党,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且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生卒】:?—1380

【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徐达、刘基言其短,太祖皆不信。十三年,其阴事被人告发,以“谋逆”罪被杀。死后数年,所谓“通倭”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太祖大怒,穷治胡党,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猜你喜欢

  • 赵纵

    【介绍】:唐河东人。赵良弼子,郭子仪婿。肃宗朝,历金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代宗大历二年,官工部侍郎。时华州节度使周智光谋叛,纵受口诏往河中令郭子仪起军征讨。十二年,官户部侍郎,坐元载党贬和州刺史。德宗建

  • 于谨

    【生卒】:493-568字思敬,洛阳(今属河南)人,鲜卑族。魏末为元纂参军事,继为广阳王元渊部别将。庄帝时归尔朱天光部,为征虏将军,封石城县伯。天光被高欢击败,入关中附贺拔岳。宇文泰为夏州刺史时,任为

  • 余藩卿

    【介绍】:明徽州府婺源人,字翰臣,余绍祉子。明亡,弃诸生。寄情山水三十年,以诗歌古文见志。有《家居四礼》、《天经堂文集》、《顽石居诗集》。

  • 郑宏

    浙江海盐人。与弟景元共同就学于刘宗周。顺治初年始,亲灌园种蔬奉养其母。五十六岁卒。

  • 李道裕

    大亮侄,永徽中任大理卿。(,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京兆泾阳人。李大亮从子。太宗贞观末为将作匠,终大理卿。

  • 杨温

    字明籀,纶弟。徙零陵。作赋言词哀伤。炀帝怒,徙其南海。(,参见《北史》)【介绍】:隋宗室,字明籀。文帝侄。好学善属文。以兄杨纶怨望罪,被徙零陵。作《零陵赋》以寄哀思。炀帝见而怒之,转徙南海。

  • 孙承睿

    【介绍】:宋金陵人。父孙谦,仕南唐为长剑都指挥使,伐闽,后援不至,战死。承睿时为小校,愤带兵者不如期,致其父没,乃刺杀之,亡去,转徙淮、楚间。久之入京师,以策上太宗,授左班殿直,终左藏库使。

  • 脱察剌

    【介绍】:蒙古人,束吕氏。塔不巳儿子。袭父职为征行万户。蒙哥汗时,率兵渡江,破十字寨。

  • 朱汉宾

    【生卒】:872-925字绩臣,亳州谯(今安徽亳县)人。其父为后梁将,死于清口之役,梁太祖遂收他为养子。任为落雁都指挥使,人称“朱落雁”,所部尽骁勇之士。历迁数州刺史及安州节度使。后归附后唐庄宗,明宗

  • 汪沆

    【生卒】:1684——?字师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从厉鹗学诗,试博学鸿儒科不中。后大学士史贻直以经学荐举之,以母老辞绝。【介绍】:宋人,字济远。钦宗靖康间为太学生。金兵入侵,上书极论求才练兵、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