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宪
【生卒】:?—30
【介绍】:
新莽末东海人。起兵据郡,与依附刘玄之梁王刘永连兵,为将军,据东方。光武帝建武三年,永立宪为海西王。永败死,其将苏茂奔下邳,与宪合。四年,宪攻陷兰陵。五年,光武将庞萌叛汉与宪连和,光武自将征讨,命吴汉攻宪。宪为吴汉校尉韩湛斩于方与。
【生卒】:?—30
【介绍】:
新莽末东海人。起兵据郡,与依附刘玄之梁王刘永连兵,为将军,据东方。光武帝建武三年,永立宪为海西王。永败死,其将苏茂奔下邳,与宪合。四年,宪攻陷兰陵。五年,光武将庞萌叛汉与宪连和,光武自将征讨,命吴汉攻宪。宪为吴汉校尉韩湛斩于方与。
【生卒】:1313—1371【介绍】:明开国时和州人。以巢湖水师附朱元璋,从克太平,授总管。积功官行省平章政事。洪武初封广德侯。性怯,且无子,请得宿卫。有所征讨,辄称疾不行。后自请缮广东边海城堡,事竣
【生卒】:947——1007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洋州,为殿中侍御史,决狱西蜀,迁起居舍人。淳化初,直昭文馆,同知贡举。至道初,知审官院,出知襄州。真宗即位后,
【介绍】:唐人。德宗贞元十年以状元登进士第,复举宏词科。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历畿县尉。宪宗元和十三年任吏部郎中,参预详定《格后敕》三十卷。历金部、司勋郎中。
【介绍】:又名兆儒。清浙江钱塘人,字子鸿,号雪鸿。工诗词,喜远游。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有《东篱草堂诗钞》。
【介绍】:清福建侯官人,字育万,一字樾亭。乾隆举人,官四川江津知县。博洽多闻。治《三礼》,时称精赅。有《三礼陈教术义略》、《石塔碑刻记》、《瓶城居士集》。
【生卒】:?-732姓姜氏,赐号大智禅师,潞州铜鞮(今山西沁县西南)人。初止蓝田化感寺,后移长安慈恩寺,极得官吏士女尊礼。【生卒】:?—704【介绍】:唐僧。潞州铜鞮人。俗姓姜。师事神秀。住蓝田化感寺
【生卒】:499—569【介绍】:即拘那罗陀。南朝陈时僧。西天竺优禅尼国人。以通三藏知名,特精世亲法相唯识之学。历游诸国。梁武帝太清二年至建康,帝深加敬礼,将事传译。会侯景乱起,潜行南归,随方传译不辍
【生卒】:1209—1274【介绍】:元真定人,字雄飞。少以文学知名。诸王旭烈兀将西征,闻其贤,遣使召之,鸣陈西征二十余策。世祖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历侍御史,风纪条章,多其裁定,选任名士,所荐居多。以
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至周,曾向他问礼。见周朝衰亡,遂退隐。西行出关,应关令尹喜之请,留所著《老子》(《道德
弘靖子。初为拾遗,开成三年出任安州刺史。后官至右散骑常侍、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河东猗氏人。张弘靖子。裴度秉政时,引为右补阙。文宗大和四年,出为温县令,旋入度襄阳幕府。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