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察思忠
【生卒】:?——1214
本名畏也,隆安路合懒合兀主猛安人。大定间、中进士,调文德主簿,入为国子助教,渐迁吏部郎中。泰和伐宋,廷议称旨,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左谏议大夫、大理卿,知审官院正职。贞祐初,附胡沙虎废卫绍王为庶人意,迁太子太保。贞祐二年,卒于翰林学士同修国史任上。
【生卒】:?—1214?
【介绍】:
金隆安路女真人,本名畏也。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文德主簿。累迁太子太保兼侍读、修国史。以醉酒殴太庙礼直官,降秘书监。官至翰林学士。
【生卒】:?——1214
本名畏也,隆安路合懒合兀主猛安人。大定间、中进士,调文德主簿,入为国子助教,渐迁吏部郎中。泰和伐宋,廷议称旨,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左谏议大夫、大理卿,知审官院正职。贞祐初,附胡沙虎废卫绍王为庶人意,迁太子太保。贞祐二年,卒于翰林学士同修国史任上。
【生卒】:?—1214?
【介绍】:
金隆安路女真人,本名畏也。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文德主簿。累迁太子太保兼侍读、修国史。以醉酒殴太庙礼直官,降秘书监。官至翰林学士。
【介绍】:元畏兀儿人。纽林的斤长子。武宗至大中,从父入觐,备宿卫。出为巩昌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父卒,嗣为赤都护高昌王。泰定帝时,拜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文宗天历间,累官中书左丞相、御史大夫。
【生卒】:前23—前1字圣卿,西汉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初为太子舍人。为人姣美,受哀帝宠幸,任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同车,入则同卧,旬月间赏赐累钜万,旋封高安侯。二十二岁官至大司马,并领尚书事,操纵
【介绍】:三国吴彭城人,字叔嗣。张昭少子。太子孙登僚友,以《汉书》授登。任中庶子转右弼都尉。登卒后,为侍中,拜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迁扬武将军。后受谮徙交州,赐死,年四十一。
【介绍】:五代时永康人,字秀川,别号真一子。善修炼养生之道。仕后蜀。孟昶时为尚书祠部员外郎。尝分魏伯阳《参同契》为九十章而注之,曰《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权知扶风县,与金将冯宣战,拒降,遇害。【介绍】:宋人。权知扶风县。与金将冯宣战,拒招降,被杀。
【生卒】:359—417字道和,小字道民,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从小喜读《尚书》、《左传》,博览多通。初为建武将军江敳主簿,桓玄篡晋,随同刘裕起兵,为府主簿。平定建康,劝
【生卒】:228-266字永元,庐江(治今安徽六安)人。孙吴时历任尚书郎、散骑中常侍、驸马都尉等。不善逢迎,为众人所忌,后因朝会醉酒,被孙皓杀。
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南京给事中。曾讼赵世卿冤,且请召用张位、习孔教、申救御史魏允贞。因言辽东巡抚周泳与于应昌共诬陷刘台罪,违上意,贬蓟州判官,后移南阳推官。
字潜夫,婺源(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迁山西按察使。朝鲜再用兵,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扼险列屯,军声大振。移抚保定。请求广兴水利。光宗立,任南京户部尚书。天启初改北部。为人亮直有守,
福建人。丈夫卒,欲殉死,为抚孤儿而被劝止。又死一子,遂自沉于江,被打渔人救起。曾割肝为婆母治病。有无赖欲辱之。被拒绝后,到处造谣,她先后割两个耳朵以自明。后无赖论罪遣戍,两耳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