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抃
【生卒】:1008——1084
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第进士。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倖,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出为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召为右司谏,改度支副使,徙河北都转运使。时,诏募义勇,过期不至,为官者罚,抃上奏称:“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其奏,坐者获免,募兵亦足。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杭州,改青州。后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赠太子少师,谥清献。
【生卒】:1008——1084
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第进士。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倖,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出为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召为右司谏,改度支副使,徙河北都转运使。时,诏募义勇,过期不至,为官者罚,抃上奏称:“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其奏,坐者获免,募兵亦足。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杭州,改青州。后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赠太子少师,谥清献。
【介绍】:明福建福清人,字颙昆。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工诗赋,精书画。有《天尺楼稿》。
【介绍】:唐末泗州涟水人。善骑射,然貌似儒者。初为武宁军偏将,见疑于节度使时溥,遂与张雄渡江据苏州,自号天成军。昭宗景福二年,代张雄为昇州刺史。乾宁二年,举州附杨行密。然心存反侧,寻袭行密将田頵,战于
字幼文,河东解(今山西永济东北)人。世居襄阳。仕北周为司武中士。隋初,为治书侍御史,不阿权贵,请少用武将为刺史。对时政多有建议,文帝嘉其正直。杨素以小事下狱,其依法治理,后素诬其交通蜀王秀,除名配戍。
【生卒】:?-264字伯恭,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初为刘备书佐,后举孝廉,历任江阳长、蜀郡太守、镇南大将军等。反对姜维黩武,认为国小民劳,不宜连年用兵。蜀亡,被乱兵所杀。
【介绍】: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迩黄,号我庵。顺治岁贡生。善古文,尝与侯朝宗、宋荦等人结文社。晚年专研理学。主讲范文正公书院。卒年六十九。有《我庵语略》。
【介绍】:南朝齐会稽人。有才藻,作《东都赋》,才士称之。陈郡谢瀹年少时尝游会稽还,父庄问:“入东何见,见孔逭不?”其为当世所重如此。终于卫军武陵王东曹掾。著《三吴决录》,不传。
【生卒】:1774或1776—1829【介绍】:清江苏常州人,字申受。嘉庆十九进士,官礼部主事。少从外祖庄存与、从舅庄述祖学经术。精研《春秋公羊传》,创通条例,贯串群经,为清代今文学者一大家。有《春秋
【生卒】:?——1282字彦亨,真定(今属河北)人。骁勇有智略。1237年弃家从军,隶史天泽麾下。后从取焦湖,围寿春,征安丰,围泗州、取樊城,多有战功。为管军总把。至元十一年(1274),从伐宋,为前
【生卒】:?—前573【介绍】:春秋时晋国人。胥甲之孙。为晋厉公所宠。以其父胥克为郤缺所废而怨之。厉公欲尽去群大夫而立其亲信,遂谋杀三郤。又劫栾书、中行偃于朝。厉公不忍杀而复其职,以童为晋卿。后栾书、
字子直,回弟。为文擅长于叙事,作《公默先生传》,简述其品质及指教弟子之事。向入仕止于县主簿。早卒。【生卒】:?—23【介绍】:新莽时人。王莽时为安定大尹。隗嚣攻安定,移书于向,喻以天命,终不从。城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