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郭子仪

郭子仪

【生卒】:697-781

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应武举补左卫长史。安禄山叛乱时,任卫尉卿兼朔方节度使,受诏征讨。他首先在河北打败了史思明,击垮了潼、陕之间的叛军,接着收复了长安、洛阳。仆固怀恩叛变,纠集回纥、吐蕃分道入寇,子仪领几十骑出阵,免胄慰劳,说服了回纥头领,遂与其配合击退了吐蕃。德宗即位后,受诏入朝,进位太尉、中书令,尊为“尚父”。(十一,,参见《新唐书》)


【生卒】:697—781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玄宗时安禄山乱,为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官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擢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怀恩叛,联回纥、吐蕃攻唐。子仪驰数十骑说回纥,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立,尊为尚父,罢兵权。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卒谥忠武。


【生卒】:697—781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玄宗时安禄山乱,为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官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擢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怀恩叛,联回纥、吐蕃攻唐。子仪驰数十骑说回纥,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立,尊为尚父,罢兵权。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卒谥忠武。


【生卒】:697—781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玄宗时安禄山乱,为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官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擢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怀恩叛,联回纥、吐蕃攻唐。子仪驰数十骑说回纥,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立,尊为尚父,罢兵权。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卒谥忠武。


猜你喜欢

  • 甘京

    字健斋。江西南丰人。谢文洊之弟子。讲求有用之学,希望有济于世。与同乡封濬,曾曰都、危龙光、汤其仁、黄熙从学于谢文游,时称“程山六君子”。著有《轴园稿》十卷。【生卒】:1622—?【介绍】:明末清初江西

  • 于敖

    【生卒】:765-830字蹈中,休烈孙。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宣歙观察使。(,参见《新唐书》)【生卒】:765—830【介绍】:唐京兆高陵人,字蹈中。于休烈孙。登进

  • 林绪

    【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五代末,杜门避世,慕严光、陶潜之为人,无意功名。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州郡以绪应举,特授将仕郎、本军教授。

  • 明熹宗

    【生卒】:1605—1627【介绍】:即朱由校。明朝皇帝。光宗子。泰昌元年九月,光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天启。即位之初,以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帝性好斧锯椎凿髹漆之事,厌闻朝事

  • 荀融

    【介绍】:三国魏颍川颍阴人,字伯雅。荀彧侄孙。与王弼、钟会俱知名于时,曾与弼、会论《易经》、《老子》义。历仕洛阳令,参大将军军事。

  • 郑和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介绍】: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

  • 宋白

    【生卒】:936—1012【介绍】:宋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

  • 公孙康

    公孙度子。建安九年(204)承袭父位,继续割据辽东。十二年将投奔于辽东的袁绍之子袁尚斩首,送于曹操,被封襄平侯,拜大将军。卒后被魏文帝追赠大司马。(,参见《后汉书》)【介绍】:东汉辽东人。公孙度子。献

  • 邴原

    【介绍】:东汉末北海朱虚人,字根矩。与管宁俱以操尚称,为儒生所仰。孔融为北海相,举为贤良。黄巾起义时,举家避海岛。后居辽东。归依曹操,累迁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

  • 黄云

    【生卒】:?——1352抚州(今江西抚州)人。寓居靖安。以勇捷著称。至正十二年(1352)在象湖战役中,被红巾起义军用飞枪击死。【生卒】:?—1352【介绍】:元抚州人,寓靖安。素以勇捷称。顺帝至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