阇那崛多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字迪九。江苏宝应人。乾隆后期中举,充国子监典簿。著有《秋槎札记》。【生卒】:?—1787【介绍】:清江苏宝应人,字迪九。刘宝楠父。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官国子监典簿。有《秋槎杂记》。
【介绍】:明长洲人,字文德。成化二年进士。知江陵县,击豪猾民,绳藩王府兵丁之无赖者,王每欲构琮罪而无所得。召为监察御史,坐事出知麻城县,历常德、处州同知,为政皆以民为本。以山西布政司参议致仕。卒年七十
【生卒】:?—528【介绍】:北魏人。孝明帝时官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孝明帝孝昌二年为都督,讨汾州吐京群胡薛羽等,后又与大都督长孙稚讨平南绛蜀陈双炽等。孝庄帝建义初从北海王元颢降梁。北魏将尔朱荣攻河内,
字敦信,丹阳(郡治今江苏南京)人。陈末留岭南,为俚民首领。隋将王世积俘其为家奴,造水力浑天仪。文帝知,以其为太史局官奴。后赐蜀王秀,连坐当斩,何稠为其请,免死。作马上刻漏。炀帝初,放为良。亦言占卜,预
【生卒】:1029——1095字授之,潞州(今山西长治)人。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累迁供备库副使。从王韶取镇洮为先锋,克珂诺城,尽取河湟之地。又败鬼章有功,遂知河州。破羌人于露骨山,俘大酋长冷鸡
宫弟。举进士,为光州推官。累官太常博士。情恬静,年五十,上章致仕。退居,自称“草堂逸老”,生平赋诗仰慕李商隐。年八十四而卒。【介绍】:宋江阴人,字子发,号草堂逸老。葛宫弟。第进士。为光州推官,善决狱。
字绍先,霍峻子。蜀汉时历任太子舍人、永昌太守、建宁太守、安南将军等。蜀亡,率六郡降魏,拜南中都督。后领军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封列侯。【介绍】:三国蜀南郡枝江人,字绍先。霍峻子。刘备末年为太子舍人。
光侄。高阳王元雍婿。位至安南将军,光禄大夫。为吏部郎时,定价卖官。(,参见《北史》)【生卒】:475—532【介绍】:北魏安定朝那人。得司徒胡国珍所提拔,自太尉记室超迁吏部郎。性贪婪,鬻卖官爵,皆有定
【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常山王拓跋遵裔孙。有令名。好陈军国事宜。孝文帝初以京畿地置司州,以赞为刺史。嘱其宣扬孝道,令风教洽和。孝文谋迁洛阳,诸人议多异同,唯赞赞成大策。帝每南伐,以赞佐留守,寄以后
【介绍】:唐河南人,字元明。宪宗元和二年,为朗州刺史,修建阳山庙。又为均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