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遒
邛部川(今四川越西)蛮人。咸平六年(1003),其父邛部川都蛮王诺驱卒,阿遒立。景德二年(1005),遣王子、将军百九十二人来贡。诏授阿遒安远将军,阿育为归德将军,离归为怀化将军,大判官怀化司候任彦德、王子将军部的并为怀化郎将。大中祥符初,遣将军赵勿娑等献名马、犀角、娑罗毯,会于泰山。礼毕,阿遒加恩,厚赐遣还。
邛部川(今四川越西)蛮人。咸平六年(1003),其父邛部川都蛮王诺驱卒,阿遒立。景德二年(1005),遣王子、将军百九十二人来贡。诏授阿遒安远将军,阿育为归德将军,离归为怀化将军,大判官怀化司候任彦德、王子将军部的并为怀化郎将。大中祥符初,遣将军赵勿娑等献名马、犀角、娑罗毯,会于泰山。礼毕,阿遒加恩,厚赐遣还。
字子衡,彝长子。有文才。随元遥讨大乘教徒,有积尸数万,始均恶士兵以首级报功,积人首数千焚烧。位至员外常侍、著作佐郎。与父同日被烧死。(,参见《北史》)【生卒】:?—519【介绍】: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
【介绍】:晋时扶南国女王。时有外国人混溃泛海而至,叶柳率众御之,混溃举弓将射,叶柳惧而降,结为夫妻。晋武帝泰始初,遣使来贡。
【介绍】:唐僧。洛阳人。有才辩,善嘲谑。高宗显庆五年,奉诏于洛阳宫中与道士李荣辩论。龙朔三年,诏住洛阳大敬爱寺。麟德元年,奉敕编次经论。撰成《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
性忠直,有智略。金穆宗时,随父归附完颜部。从攻辽,屡立战功,授猛安。伐宋,助围汴京,又逐宋高宗于明州,高宗入海,又下海追三百余里。历迭里部节度使、顺义、奉宁军、归德、济南尹。天德中,致仕,加特进,封王
字叔愿,彝从曾孙。孝文帝时,为中书博士。出使南朝,经故里,以母病忧,坐免官。后复官,位至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明帝正光中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广川人,字叔愿。孝文帝太和中为中书博士,从
【生卒】:?—192【介绍】:东汉人,字长文。初为弘农太守,郡中有事宦官买爵位者,皆掠考收捕,威动邻界。司徒王允以为右扶风,欲举兵讨李傕等,后为傕所杀。
【生卒】: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举进士。历任州县官。嘉祐中,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要求变法,未被采纳。熙宁二年(1069),以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
【生卒】:1248——1314高智耀之子。父卒后,授为符宝郎,又提升为嘉兴路总管,江东道提刑按察使。镇压境内小股农民起义。为南台御史中丞。卒。后追封为宁国公,谥贞简。【生卒】:534—568【介绍】:
【介绍】:清广东顺德人,字宗博。由贡生官化州训导,未任即卒。有《柯山草堂集》。
湖南北江蛮人,为彭允殊后裔,仕羲之子。熙宁三年(1070),仕羲被其子师彩杀死,其兄师晏攻杀师彩,上誓表于朝廷,乃命师晏知下溪州事。五年(1072),复进献马皮及白*务峒地,诏升为下溪州刺史,赐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