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上官仪

上官仪

【生卒】:约608—664

【介绍】:

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移居江都(今江苏扬州)。隋大业末,其父为陈稜所杀,仪出家为僧,涉猎经史,寝工文词。唐贞观初,举进士。太宗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转起居郎。常参与宫中宴集,奉和作诗。太宗每属文,亦常遣仪视草。高宗即位,任秘书少监。龙朔二年(662),拜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位居宰相。因建议高宗废武后,得罪武氏。麟德元年(664),受诬构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下狱而死。中宗时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仪为太宗、高宗朝著名宫廷诗人,工于五言诗,以绮错婉媚为本,当时多有效其体者,号为“上官体”。著有《笔札华梁》,专论属对声律(其书已不存,《文镜秘府论》、《诗人玉屑》卷七,均有引录),将六朝以来对偶之法归纳为“六对”与“八对”,对律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诗多为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之作,内容空虚,格律工整,词采华靡,代表作为《早春桂林殿应诏》。即兴吟咏之作《入朝洛堤步月》,清新自然,音韵浏亮,被传为名篇。据《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载,仪曾与修《晋书》、《芳林要览》,著有《投壶经》一卷、《上官仪集》三十卷。文集南宋时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十二首;《全唐文》存文二十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08?—664

【介绍】: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幼曾出家为僧,精于释典。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转起居郎。高宗时为秘书少监,官至宰相。为高宗起草废武后诏,由是见恶于武后。后被诬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下狱死。中宗时追赠中书令、楚国公。新、旧《唐书》有传。仪为宫廷诗人,多应制奉和之作,其词绮错婉媚,时人号为“上官体”。对律诗发展有一定贡献,曾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逸》补诗10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2首。

猜你喜欢

  • 张祎

    【介绍】:唐代文学家。祎,误作祎。字冠章。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张正甫孙。释褐为汴州从事、户部判官。累官左补阙。乾符中,为翰林学士,累加中书舍人。中和元年(881),从僖宗幸蜀,授工部侍

  • 来暮

    ①称颂地方长官德政之词。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参见“来何暮”。②汉武帝宠姬李夫人死后,武帝思念她,有术士说能在夜间招致其魂,但须隔帐远远相见。武帝见帐中有少女

  •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介绍】: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诗颔联。烛,一作“独”。春,一作“人”。二句写除夜孤景。乱山残雪之夜,飘泊异乡之人独对孤烛摇曳,其景凄凉,其情凄恻。

  • 铜盘钓鱼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放云:‘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 攀辕卧辙

    《后汉书·侯霸传》:“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愿乞侯君复留期年。’”又《第五伦传》:“永平五年,坐法征,老小攀车叩马,啼呼相随。”后以“攀辕卧辙”为典指百姓

  • 秋朝木芙蓉

    【介绍】:赵彦昭作。此诗咏衰败的秋芙蓉。诗人把芙蓉喻为美人,抒发了美人迟暮之感。语调哀戚,意境深远。

  • 崤陵

    即崤山。刘禹锡《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崤陵路静寒无雨,洛水桥长昼起雷。”

  • 芳林十哲

    晚唐诗人沈云翔、林绚、郑玘、刘业、唐珣、吴商叟、秦韬玉、郭薰、罗虬等十人的合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咸通中自云翔辈凡十人,今所记者有八,皆交通中贵,号芳林十哲。芳林,门名,由此入内故也。”其中

  • 子平

    东汉向长字子平。史称其隐居不仕,精研《老子》、《周易》,善占卜之术。常慨叹“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事见《后汉书·向长传》。吴筠《高士咏·向子平》:“子平好真隐,物色访严生。”亦

  • 逝川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用以喻岁月流逝或人之亡故。孙逖《丹阳行》:“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亦作“逝波”、“逝水”等。贯休《追忆冯少常》:“盛德方清贵,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