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九华山

九华山

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原名九子山,据《太平御览》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诗序云:“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从此更名九华山。山有九十九峰,以天台、莲花、天柱、十王等九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水色山光,独特别致,名胜古迹遍布其间,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唐时大规模建筑寺庙,历经宋元明清。现尚存化成寺、肉身宝殿、百岁宫等古刹七十八座。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即指此。

猜你喜欢

  • 甫里先生

    【介绍】:见陆龟蒙。

  • 宁茵

    【介绍】:宣宗大中年间秀才。曾寓居南山大寮庄,夜有二人相访,自称是桃林斑特处士和南山斑寅将军,临别时又各赋诗1首。明日,宁氏方知二人乃是牛、虎所化。《全唐诗》收宁茵、斑特、斑寅诗各1首,统名之曰《二斑

  • 李弘皋

    【介绍】:见李宏皋。

  • 杜甫心影录

    黄珅著。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于1991年12月出版,为金性尧主编《诗词坊》丛书之一。全书分57题简要介绍了杜诗,融鉴赏与论辩于一体,言简意赅,文笔优美流畅,可读性强。

  • 感弄猴人赐朱绂

    【介绍】:罗隐作。《全唐诗》题下注:“《幕府燕闲录》云:唐昭宗播迁,随驾伎艺人止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故罗隐有诗云云。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殿陛,见全忠

  • 赐环

    指帝王召回贬逐之臣。典出《荀子·大略》:“召人以环,绝人以玦。”唐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柳宗元《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 张衮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后梁开平元年(907)官中书舍人。三年(909),奉诏与太常卿李燕、御史萧顷等删定律令格式。贞明中,为御史司宪,预修《太祖实录》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六首

  • 百两

    (—liàng)指百辆车。《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毛传:“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后以形容王公贵族嫁女之隆重。皇甫冉《赠恭顺皇后挽歌》:“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 怕惧

    有所顾忌。薛能《野园》:“娇养翠娥无怕惧,插人头上任风吹。”

  • 五云溪

    若耶溪的别名。在浙江省绍兴市,向北流入镜湖。相传唐徐浩游此地,认为若邪溪名不合礼度,遂改名五云溪。杜牧《寄浙东韩八(乂)评事》:“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