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美玉堆砌的楼台。《楚辞·离骚》中有“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句。后泛指雕饰华美的楼台。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二:“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②传说中神仙的居处。见《淮南子·本经训》。后喻
伯夷、叔齐的合称。《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为商民,商朝灭亡后,二人隐居首阳山,义不食周粟,终至饿死。后因以“夷齐”代称高洁之士。李白《少年子》:“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介绍】:字进之,清河武城(今属山东)人,大中三年(849)进士。历任吏部员外郎、司封郎中、许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吏部尚书、平卢节度使、太子太傅等职。长于吏治,更除弊政。卒谥贞孝。新、旧《唐书》有
景阳,南朝宫名。齐武帝因为皇宫幽深后宫听不到端门的鼓漏声,于是铸钟置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即起床梳妆。见《南史·齐武穆裴皇后传》。李贺《追赋画江潭苑四首》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
①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武的军队或士兵。鲍溶《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已分舟楫归元老,更使熊罴属丈人。”②指生男子的征兆。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李群玉《哭小
指笛箫类管乐器。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
辞赋。赵洽撰。唐人诗文集未载,敦煌遗书存两种唐人写本:S5752(残卷);P3716,首尾俱题“赵洽《丑妇赋》一首”。作者生平未详。该赋为讥讽面貌可憎可怖的丑妇而作,表现出诙谐揶揄的风格。这种赋体渊源
朱熹撰。见《昌黎先生集考异》。
【介绍】:中晚唐僧人。因常住襄阳关南寺,人称关南和尚。嗣杭州盐官院齐安禅师。《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介绍】:元稹作。大和三年(829),诗人入为尚书左丞,自越州经洛阳,与平生知己白居易相会,临别之际,诗人徘徊不忍离去,吟成此诗以赠。诗中反复诉说他之所以如此依依不舍,是因为他担心以后恐怕再无相逢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