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高适作。一作《送兵还作》。天宝十载(751)岁末,高适使清夷军南返途经蓟中时写下此诗。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诗中描写了边地萧条荒凉、战乱频仍的情景,抨击了统治者边策失当、帅非其
【介绍】:虞世南《从军行二首》其一诗句。宝剑上的花纹尚未脱落,寒光闪闪,更显得锋利无比;玉弓象一轮弯月,在黎明中越显得分外明亮。两句总写武器的精良,烘托从军将士的英武不凡。
《庄子·逍遥游》载:惠子对庄子说,他曾用魏王所送的葫芦种种出巨大的葫芦,用来盛水不太结实,做成瓢,又因太大没法用,只好砸碎了它。后因以“魏王瓢”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多用于自谦无才堪用。储光羲《贻王侍御
【介绍】:杜诵作。见《哭长孙侍郎》。
观国光之王宾。语本《易·观》:“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唐胡曾撰,陈盖注,米崇吉评注。全书三卷,收诗150首。该书常见版本为《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影宋抄本。《四库全书》则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明刻本著录。
【介绍】:元稹作。此为诗人所写古题乐府组诗中之一篇。该诗通过对织妇为缴官府丝税辛勤劳作,甚至终生不得出嫁的悲惨命运的描述;揭示出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痛苦,同时,也揭露了军中将骄兵苦的不合理现象。言
【介绍】:韦应物作。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作者罢滁州刺史闲居西涧时。西涧,在滁州(今属安徽)城西,俗名上马河。这首七绝是传诵的名篇,它以恬淡之笔写寻常之景,充满幽情野趣,有动有静,绘声绘色,宛
【生卒】:857—928后【介绍】:唐代新罗国诗人、散文家。字海夫,号孤云。新罗国(今韩国)庆州沙梁部人。年十二入唐求学。乾符元年(874)宾贡及第。后寓居洛阳。调授宣州溧水尉。广明元年(880)淮南
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官吏治政仁厚,刑罚宽恕。《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白居易《七年春题府厅》:“推诚废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