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双声诗

双声诗

杂体诗一种。指一首诗的每一句都有双声字构成。如陆龟蒙《双声溪上思》:“溪空唯容云,木密不陨雨。迎渔隐映间,安问讴鸦橹。”

猜你喜欢

  • 操割

    见“操刀割”。

  • 钟大理

    三国魏书法家钟繇曾两任大理寺卿,故称钟大理。后用作称美书法家或执法官员之典。韩翃《送卢大理赵侍御祭东岳兼寄孟兖州》:“上客钟大理,主人陶武威。”

  • 朱千乘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曾居越州镜中别业。元和元年(806)春,在越州作诗送日僧空海归国,官试卫尉寺丞(疑为越州从事)。空海归国后所上书目有《朱千乘诗集》一卷,已佚。《唐文续拾》存诗序一

  • 卓午

    正午。李白《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 八水

    八条河流的并称。《初学记》卷六引晋戴祚《西征记》:“关内八水,一泾,二渭,三灞,四浐,五涝,六潏,七沣,八滴。”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 越裳

    古南海国名。周公时曾向周天子臣服,献白雉以表归顺。后因以“越裳”谓天下太平,四海归服。韩愈《琴操十首·越裳操》:“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 荆门西下

    【介绍】:李商隐作。这是一首纪行抒怀诗。诗人从乘扁舟出没风波中、惊魂初定时回顾来路入笔,引出对旅途艰险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尾联是对前路将出现更加险恶的风波的忧惧。旅途中的风波艰险,象征着诗人在人

  • 破坏

    破除,消除。朱昼《喜陈懿志示新制》:“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

  • 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

    【介绍】:武元衡《题嘉陵驿》诗句。写旅途悠悠无尽,而旅情已越来越悲苦。“意工、调高、格峻,不厌百回读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贝叶

    古印度人用以写经的贝多树的树叶。亦借指佛经。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