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代文选学

唐代文选学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撰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编了从先秦到梁初七、八百年间各体文学的代表作品,收录精粹,影响深远。隋唐以来,对《文选》的研究成为一种专门学问——《文选》学,简称《选》学。在中国文学史上,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者,惟有《选》学和研究《红楼梦》的《红》学而已(见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1401页)。

文选》学的第一部专著,是隋代萧该的《文选音义》。萧该是萧统从父兄弟之子,研习《文选》是其家学。《文选音义》已佚,仅有数语存于《思玄赋》及《离骚》的旧注中。

文选》学的名称从唐代的曹宪开始。据刘肃大唐新语·著述》记载:“江淮间,为《文选》学者起自江都曹宪。……(宪)撰《文选音义》十卷……其后句容许淹、江夏李善公孙罗(此脱“江都”二字)相继以《文选》教授。”这是有关《文选》学的最早记载,《旧唐书》之《儒学传》、《文苑传》,《新唐书》之《儒学传》、《文艺传》记曹宪、李善等人教授《文选》事,大体本之于此。曹宪的《文选音义》十卷,曾名重一时,但早已亡佚。曹宪的弟子许淹,润州句容人,小时曾出家为僧,两《唐志》称为道淹。许淹学问博洽,尤精于训诂,他撰写的《文选音义》十卷,两《唐志》著录,也已亡佚。曹宪的另一弟子公孙罗,江都人。据两《唐志》记载,公孙罗著有《文选注》六十卷及《文选音义》十卷。日本藤原佐世《见在书目》有《文选音决》十卷,《文选钞》六十九卷,均为公孙罗撰。日本所传《文选集注》一百二十卷本,现存二十三卷,其书除全载李善注及五臣注外,又有《文选钞》、《文选音决》及陆善经注三种。《文选集注》编者不详,可能即日本人所辑。所引《音决》及《钞》,古钞卷子本的旁注标记亦同。《钞》即两《唐志》的六十卷本,《音决》即两《唐志》的《音义》。但《见在书目》称《文选钞》六十九卷,与两《唐志》不同。

曹宪弟子,当以李善最为突出。唐代作家均重《文选》,朝野上下好《文选》之学成风。李善精于《选》学,著有《文选注》六十卷及《文选辨惑》十卷,后者已亡佚。李善学识渊博,注释《文选》,用力极勤,引用的书籍多达一千七百多种。显庆三年(658),李善表上《文选注》,上元元年(674)后,李善在汴、郑间传授《选》学,对原写的注文曾多次增订,故《文选注》有数种不同本子传世。李善注旁征博引、体例严谨,集隋唐《选》学之大成。它所引用的大量已散佚的古籍,可供后人考订辑佚之用。此后的《文选》学,实际上是《文选》李善注之学,它至少包括用李善注来研究古籍整理的《文选》文献学、用李善注来理解古代典籍声韵训诂的《文选》小学及用李善注来研究《文选》文学创作规律的《文选》文艺学。

李善表上《文选注》后六十年,工部侍郎吕延祚上《五臣集注文选》。五臣,即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吕延祚《进〈五臣集注文选)表》认为,李注过为迂繁,不解文义,故重新作注。五臣才疏学浅,其注文虽在疏通文义上间有可取之处,但谬误百出。唐人如丘光庭,宋人如苏轼、洪迈、姚宽等,无不斥五臣、尊李善。宋时,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刊为“六臣注”,“六臣注”虽包括李善注在内,却往往以五臣注淆乱李注。

据《大唐新语·著述》记载,开元中,中书令萧嵩因《文选》为先代旧业,奏请王智明、李玄成、陈居等人为之作注。王智明等学识浅薄,注释未成。萧嵩奏请从事注释的人,还有陆善经。陆注《文选》虽未见史志,但日本传抄本《文选集注》中,多引陆注,杨守敬所抄古卷子本,首卷眉端也录有陆说,可见当时确有成书,但后世已湮没。《玉海》五十四引《集贤注记》也载有陆善经注《文选》事。

五臣、萧嵩、陆善经等注释《文选》,均在开元年间,当时诗人辈出,号称“盛唐”,举国上下,甚至远至边陲之地,都诵习《文选》。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后,向朝廷请《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随日本遣唐使东渡的唐人,将《文选》传至日本。开元、天宝以来,《文选》盛极一时,与儒家经典并重,相传为当时士人求学时携带的“十袟文书”之一,而一般文章之士对《文选》诵习的勤奋,甚至超过经史诸子。宋以后《选》学的研习以及清代《选》学的大盛,其源均出于唐五代。

现存最早的《文选》李善注是敦煌石室所藏残帙,已知最早的刻本是宋景德四年(1007)校刻和天圣七年(1029)重刻本。景德本已毁于火,天圣中重刻的递修本今存二十一卷,藏国家图书馆。现存《文选》李善注六十卷刻本全帙,以淳熙八年(1181)尤袤池阳郡斋(今江西贵池)刻本为最早。清嘉庆十四年(1809)胡克家据此本重刻,世称“胡刻”。胡刻的翻版和影印本不计其数。胡刻有脱误,中华书局已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尤刻原本影印行世。五臣注三十卷初刻约在五代前蜀时,宋杭州刻本尚存第三十卷一卷,今藏国家图书馆。六臣注六十卷本以宋代蜀中裴宅刊印者为第一刻,今存绍兴二十八年(1158)明州刻本(日本有影印本)和出于赣州刻本系统的残宋本(《四部丛刊》影印)。今人周勋初整理《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二〇〇〇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猜你喜欢

  • 唐朝美

    【介绍】:后唐庄宗时优伶。庄宗喜其作新橘诗先成,赐软金杯。《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此诗。

  • 原上篇

    指《诗·小雅·常棣》。因诗中有“脊令在原”之句,故称。诗序认为其诗为“燕兄弟也”,故诗文中多以“原上篇”指兄弟相爱,或谓兄弟之间的酬赠之作。卢纶《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翁司户》:“沉劣本多感,况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介绍】:王维作。蓬莱宫,即唐大明宫,在禁苑东北。兴庆阁,即兴庆宫,在禁苑东南。开元二十三年(735),从大明宫经兴庆宫至曲江,筑阁道以相通。王维此首应制诗,写皇苑春雨中景象。构图布景,高华清丽,表现

  • 钱元瓘

    【生卒】:887—941【介绍】:五代诗人。初名传瓘。字文宝,一作明宝。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钱镠第五子。初为盐铁发运巡官,稍迁金部郎中。天祐二年(905),累迁检校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历湖州刺史

  • 俯仰

    ①俯视和仰视。杜甫《写怀二首》之二:“放神八极外,俯仰俱萧瑟。”②举动;举止。韦应物《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俯仰垂华缨,飘摇翔轻毂。”③周旋,应付。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成六十二

  • 薛晏

    【介绍】: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陈留太守薛江童之子。大历前后,游枋口,与同行之郑辕、崔全素各赋诗3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录之。后任岭南推官。

  • 倒字

    指作诗时为迁就韵脚或平仄格式而颠倒某些词的正常用法。如白居易《自河南经乱》:“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其中“弟兄”乃“兄弟”为迁就平仄而倒,“西东”乃“东西”为迁就押韵而倒。

  • 飞将

    “飞将军”的省称。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匈奴称之为飞将军。后亦泛称骁勇善战的将领。令狐楚《塞下曲二首》之一:“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

  •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介绍】:宋之问作。之望,作者之弟。兄弟阕隔,愁卧山陲,流泉幽咽,药栏蝉噪,其境况使人不堪,其境况引发之情,更令人凄恻。后二句谓欲寝而畏乡梦,虽从虚处落笔,但却自实处来,故读之令人心魂缥缈。

  • 韦青

    【介绍】: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玄宗时曾任金吾将军。安史乱中避居扬州。大历时卒。《全唐诗》存诗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