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

【生卒】:599—649

【介绍】:

唐代皇帝、诗人。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高祖李渊之子。排行二。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唐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进封秦王。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旋即帝位,次年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649)卒,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追尊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二十三年,以隋亡为鉴,励精图治,形成了政治修明、经济发展、边患消弭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理政之余,兼好艺文。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学之士,讨论典籍,编纂类书,与之吟咏唱和。又提出要“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序》),注重诗体的“雅正”。其诗述志抒怀,雄浑刚健,在唐诗发展中有着“首辟吟源”(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的开创之功。代表作有《帝京篇》、《还陕述怀》、《经破薛举战地》等。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赐萧瑀》),颇为后人传诵。但亦有一些作品风骨荏弱,“无丈夫气”,“不免花草点缀”(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未能摆脱齐梁旧习。著有《唐太宗集》(《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四十卷),又曾撰《帝範》四卷、《凌烟阁功臣赞》一卷,俱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十首;《全唐文》存文七卷,《唐文拾遗》补三十六篇,多为诏令。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生卒】:599—649

【介绍】:

行二。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今属陕西)。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劝父起兵。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封秦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为太子,继帝位,改元贞观。卒谥曰文,庙号太宗。在位24年,虚怀纳谏,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史称“贞观之治”。雅好文艺,曾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揽文士,讨论典籍。政事余暇,与群臣唱和,抒怀言志。其诗作风格豪迈沉雄,对唐初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11首。

猜你喜欢

  • 鹊镜

    《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汉东方朔《神异经》:“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其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后因以“鹊镜”用为咏镜或咏夫妻之情的典故。王

  • 四海为家

    ①《史记·高祖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后引申为天下一统。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②指人居无定所,漂泊无依。李峤《汾阴行》:

  • 东丘

    见“东家丘”。

  • 月夜江行

    【介绍】:权德舆作。一作杨衡诗,题作《旅次江亭》。诗人月夜乘舟,因有所思而不能入睡,乃抚琴遣怀,而寂寞之感却愈加深重。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得十分紧密,意境凄迷而深沉,宜乎其感人至深。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介绍】:李白作。宋本题注:“再入吴中。”此是李白的政治诗,抨击时事,大胆激越,对贤士被谗见害、小人春风得意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愤怒的揭露,对自己“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的冷落遭遇,愤愤不平。并

  • 李邺

    【介绍】:大中间为户部员外郎,后以刑(一作兵)部郎中充夔、庆等五王侍读。《全唐诗》存诗1首。

  • 西康州

    即同谷县(今甘肃省成县)。唐高祖至德初,以同谷置西康州,贞观中废。杜甫《凤凰台》:“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又《长沙送李十一》:“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 李文山

    【介绍】:见李群玉。

  • 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

    【介绍】:李溟《无题》诗句。片帆远去,行雁飞来,一点一线,一上一下,一去一来,构成分明的层次,再将其置于云、水、月的背景上,这水边夜色真是清幽如画。

  • 洪谷子

    【介绍】:见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