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柳中庸

柳中庸

【介绍】:

唐代诗人。名淡(一作谈,误)。以字行。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柳并弟。生年在开元后期。天宝中师事萧颖士。萧爱其才,以女嫁之。诏授洪州户曹参军,不就。大历中,寓居江东,曾在湖州与颜真卿联句。卒年不详。与陆羽李端等交往酬和甚密。博学,善《易》,能诗文,有时名。《全唐诗》存诗十三首,为五七言律诗绝句,多写羁旅离别和征人思妇的愁怨,善于运用烘托、渲染等手法,含蓄蕴藉地表现深挚的情思。《听筝》、《凉州曲二首》、《江行》等都较佳。《征人怨》写征人之怨而不出“怨”字,却处处弥漫着怨情格律谨严精工,更是唐人边塞诗传世名篇。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四“李端”。

【介绍】:

名淡,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萧颖士女婿。安史乱中避居江南。大历中,在湖州与颜真卿皎然等唱和,集为十卷《吴兴集》。后授洪州户曹参军,不就,卒。与陆羽李端交厚。传附《新唐书·萧颖士传》。工诗,《全唐诗》录诗13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所预联句诗1首,署名柳淡

猜你喜欢

  • 文畅

    指南朝梁诗人柳恽。柳恽字文畅。见《梁书·柳恽传》。亦用以称美才士。皎然《读张曲江集》:“才兼荆衡秀,气助潇湘秋。逸荡子山匹,经奇文畅俦。”

  • 对句拗救

    指在一联中,如果出句用了拗字,那么对句就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用相应的字加以补救。主要包括:①如果七言诗出句第一字该仄而用平、该平而用仄,则对句第一字相应的应分别以仄和平相救。如:韩偓《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 李从浦

    【介绍】:见李从谦。

  • 汉主冠

    指汉高祖刘邦所喜戴的竹皮帽。刘邦为亭长时,曾以竹笋皮作冠,后显贵,仍戴之,因称刘氏冠,即汉主冠。见《汉书·高帝纪上》。后因借“汉主冠”为咏竹之典。王叡《竹》:“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

  • 步兵哭

    三国魏阮籍放达不羁,酒后驾车独游,不由径路,途穷而哭。后每以“步兵哭”喻处境艰难或旅途困顿。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

  • 姜晞

    【介绍】:唐代诗人。秦州上邦(今甘肃天水)人。生卒年不详。永隆二年(681)进士及第。曾任主客员外郎、金部郎中、宗正卿。开元初,为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

  • 裴垍

    【生卒】:?—811【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弘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贞元十年(794)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

  • 夜宴左氏庄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二、三年间。顾宸曰:“看此诗,鼓琴看剑,检书赋诗,生平乐事无不具。风林初月,夜露春星,以及暗水花径,草堂扁舟,天文地理,重叠铺叙一首中,浑然不见痕迹,却逐联紧接,一气说下,八句如

  • 湘燕

    湖南零陵山上燕状之石。相传此石遇风雨即上下群飞如真燕。刘禹锡《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

  • 姚合

    【生卒】:781?~846?【介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祖籍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曾寄居相州(今河南安阳)。为姚崇曾侄孙,姚元景曾孙。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校书郎,辟魏博节度使幕中从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