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早年秉负其才,奔走公卿间,然蹭蹬名场,怀志莫伸。后入京赴试,赋《秋入关》诗,为主司所称赏,怜惜其才,遂于大和九年(835)登进士第。然一生仕宦不甚显。驰诗文俱得美
大乘佛教谓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谓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合称二谛。欧阳衮《月峰寺忆理公》:“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
【介绍】:见李商隐。
【介绍】:名不详。约唐末人,弃官隐于吴塘山。乾宁三年(896)曾作五绝一首。《全唐诗》收录此诗。
选集。唐元兢编。元兢有关文学方面的著述颇多,以《古今诗人秀句》最为著名。惟此书已佚,仅存一序,见采于《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中,可借以略窥本书之编写过程及大旨所在。此书之编纂,始于元兢为周王府参军之
【介绍】:见柳公权。
①处处。李颀《送吴秘书归杭州》:“是处通春棹,无村不夜舂。”②几处。杜甫《阁夜》:“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是处起渔樵。”
【介绍】:刘长卿作。见《送李中丞之襄州》。
【介绍】: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首二句。酒筹,古时饮酒计数的筹子。二句谓花开的时候一同饮酒以破除春天的烦愁。喝醉了就拿花枝当作饮酒时用的筹子。两次写“醉”,两次写“花”,充分描绘了朋友开怀畅饮后的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花下醉》末二句。诗题本是醉中赏花,此二句却转写客散人静、酒醒神清,夜深后对残花的欣赏,流露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缱绻留连之情。而夜色朦胧中,红烛映照下,残花会呈现出另一番情趣,令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