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女诗人,世次生平皆无考。《全唐诗》收诗1首。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四年(809),时在长安任左拾遗充翰林学士。元和三年冬至四年春,江南久旱不雨,诗人曾上疏奏请宪宗免江淮赋、赈灾民、放宫女等,皆为皇帝采纳。于是“人心悦”,“天意从”,诏下七日,
指卞和所献和氏璧。亦喻指贤才。郑愔《同韦舍人早朝》:“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山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三国魏陈思王曹植爱此地胜景,在此营墓,死后葬于此。后用为悼亡之典。刘禹锡《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寂寞鱼山青草里,何人更立智琼祠。”
【生卒】:653—729【介绍】:唐代编注家。名澹,以字显。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博学多通,尤善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迁通事舍人。景云中,授太常少卿。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兼关内按察使,固辞
【介绍】:唐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间洛阳奉国寺僧,与李白、李颀、寇坦有交游。开元中,李白曾至其僧房观看《山海图》,后又寄诗与之,以释怀念之情。《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李白《秋夜宿龙门香
①谓不必。韦同则《仲月赏花》:“把酒且须拚却醉,风流何必待歌筵。”②未必。朱湾《重阳日陪韦卿宴》:“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张祜《题孟处士宅》:“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生卒】:?—968【介绍】:五代词人。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人。世务农。惟光宪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聚书数千卷,或自抄写,孜孜雠校,老而不废。在唐,为陵州判官。后唐明宗天成初,避地
周绍贤著。全书分为七部分,即唐诗之兴盛、李白之生平、杜甫之生平、李杜合论、诗仙与诗史、李杜诗之比较、结论。李杜诗之比较为全书重点,作者分类列举李杜诗以比较,很少主观评论。而列举前人之说,亦未加主观可否
指汉渤海太守龚遂。亦借指有德政的循吏。杜荀鹤《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参见“龚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