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字大初,诸暨(今属浙江)人。中唐时道士,隐居玉霄峰。卒年64。《全唐诗》存诗3首。
【介绍】:见智真。
元辛文房著。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成宗至泰定帝时在世。此书十卷,成书于成宗大德八年(1304),殆其早年之作。为唐代诗人传记集,立专传者278人,附见120人,大致按世次与科第先后排列。每传先列生平事迹
见“七步才”。
即羡门。李益《登天坛夜见海》:“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介绍】:见杨凝式。
即糊涂。模糊;混沌。孟郊《边城吟》:“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
【介绍】:韩愈于永贞元年(805)遇赦后由郴州赴江陵途经衡山谒庙而作。衡山为南岳,在今湖南衡阳境。衡岳庙,在衡山南岳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创建,为南岳著名胜地。诗开头两句,先概写五岳,然后专写衡岳
【介绍】:李世民《赋得花庭雾》诗句。树木因雾气缠绕,颜色更加翠碧;花朵因雾气遮挡,颜色反呈浅红。浓、薄对比,碧、红相间,细腻生动地描绘了雾中观赏花木的真切感受。
即桃花源。后用以咏仙境或避世之所。张说《翻著葛巾呈赵尹》:“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亦作“武陵洞”。钱起《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宛谓武陵洞,潜应造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