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白牡丹

白牡丹

【介绍】:

裴士淹作。一作卢纶诗,又作裴潾诗。唐时长安豪贵喜尚牡丹花。陆舒《牡丹赋序》云:“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此风至元和间未衰。而牡丹之中,又以花色浓艳者最为名贵。故白居易《秦中吟·买花》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之叹。此诗上半以“长安少年”的趋之若鹜,极言紫牡丹声价之高。下半写在皎洁的月光下,盛开的白牡丹沾满了晶莹的露珠,呈现出冰清玉洁的柔美风姿,但却得不到人们的赏识。两相对比,见出不平之鸣。其中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以及不同流俗、洁身自好的高雅情怀。

猜你喜欢

  • 象尼

    《左传·桓公六年》:“以类命为象。”晋杜预注:“若孔子首象尼丘。”后因以“象尼”代称孔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 沃洲

    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晋代高僧支遁(字道林)曾居住在此,今尚有放鹤亭、养马坡等胜迹。宋之问《湖中别鉴上人》:“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亦作“沃州”。白居易《沃州山禅院记》

  • 正名对

    亦称“正对”。格律诗对仗的一种形式。指一联的上下两句中在相同的位置所使用的词语尽管所指非为一事,但它们属于同一事物类属,且意义相同或相反、相对。如“天”对“地”、“日”对“月”等。参见“六对”。

  • 于武陵

    【介绍】:唐代诗人。名邺,以字行。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大中中,举进士不得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有时卖卜为生,语不及荣利。曾南游潇湘,欲卜居未成,后归老于嵩阳别墅。一说即《

  • 睿图

    皇帝的谋略。李隆基《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

  • 穰穰

    丰熟貌。张祜《忧旱吟》:“嘉禾穟为实,灌注期穰穰。”

  • 长频

    常常。刘禹锡《寄湖州韩中丞》:“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介绍】:韩愈作。诗题一作《和皇甫湜陆浑山火用其韵》,又作《次韵和皇甫湜陆浑山火》。陆浑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三年试贤良方正,因对策激切,为贵倖所

  • 差差

    不齐貌。薛能《使院栽苇》:“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

  • 美人梳头歌

    【介绍】:李贺作。此诗描绘美人晨起梳妆的情景,是贺艳体诗之代表作,用字浓缛、细腻,艺术造诣颇高。如用“半沉檀”的“半”字状美人熟睡浓发覆枕之态,用“立象床”的“立”字状其发长而美之姿,用“无声腻”形容